日本人过“秋分”——秋分之日(Shūbun no Hi)
秋分是日本的重要国家法定假日(通常在9月22日或23日,具体日期由国立天文台计算确定),属于“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传统节气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1. 秋分的文化内核:平衡与祖先纪念
秋分的本质是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时长几乎相等),象征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在日本文化中,这一天不仅是季节转换的标志(从夏季进入秋季),更是连接生死、现世与来世的契机。佛教中的“彼岸”(ひがん,Higan)概念与秋分结合——“彼岸”指理想的精神世界(西方极乐净土),而秋分前后3天(共7天)被称为“秋彼岸”,被认为是阴阳两界最接近的时刻,适合与祖先“沟通”。
2. 主要传统习俗
(1)扫墓与祭祖
“秋彼岸”的核心活动是访问家族坟墓:家人会一起清洁墓碑、摆放鲜花(如菊花)、焚香,并供奉水果、糕点等祭品。部分家庭还会焚烧“冥币”(模拟金钱的纸制品),寓意让祖先在另一个世界获得富足。这一习俗融合了佛教的“供养”思想与日本传统的祖先崇拜,强调家族血脉的延续。
(2)食用传统点心:萩饼(おはぎ)
秋分时节,日本人会食用萩饼(用糯米制成,包裹红豆沙馅,外层裹红豆粉或黄豆粉)。与春分的“牡丹饼”(用牡丹花命名)对应,萩饼以秋季盛开的“萩花”(胡枝子)命名。最初,萩饼是供奉祖先的祭品,后来逐渐成为家庭分享的节日美食。红豆的朱红色被认为能“驱邪”,糯米和白糖则是古代珍贵的食材,象征对祖先的敬重。
(3)皇室仪式:Kōreisai(后稷祭)
日本皇室会在秋分之日举行“Kōreisai”(后稷祭),祭祀历代天皇的灵魂。仪式中,皇室成员会在皇宫内的神殿摆放祭品(如米饭、水果、清酒),祈祷祖先庇佑国家和人民的繁荣。这一仪式体现了日本对天皇制度的尊重,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4)参与寺庙活动
各地寺庙会在秋分期间举办“彼岸会”(ひがんえ),包括诵经、冥想、法事等活动。部分寺庙会开放让民众参与,为祖先祈福。例如,大阪的四天王寺(日本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每年秋彼岸都会吸引数万香客,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活动。
(5)享受秋季自然
秋分前后正值赏红叶(もみじ)的好时节,许多人会与家人一起前往公园、山区或河边,欣赏逐渐变红的枫叶、银杏等树木。户外野餐、徒步也是常见活动——人们在大自然中感受季节的变化,感恩丰收的果实(如稻米、栗子、柿子),体现“与自然共生”的传统理念。
3. 现代意义: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尽管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秋分之日仍然是日本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重要日子。许多公司、学校会放假,让人们有时间与家人团聚、祭拜祖先、参与传统活动。秋分也提醒人们关注自然的变化,珍惜当下的生活——这种“平衡”“感恩”“传承”的精神,正是秋分在日本文化中长盛不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