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节气农事如何安排

admin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第二个节气,此时全国多数地区渐次进入夏季,南北温差缩小,降水增多。农事活动进入“三夏”(夏收、夏种、夏管)大忙季节,北方以小麦后期管理为核心,南方以水稻插秧、夏熟作物收获为重点,同时兼顾各类作物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一、北方地区农事重点

1. 冬小麦后期管理:北方冬小麦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需加强肥水调控,防止根、叶早衰,促进充分灌浆,提高籽粒重;墒情偏差地区适时灌溉,防御高温、干旱及“干热风”危害;若遇大雨、大风天气,提前停止浇水,减少小麦倒伏风险。

小满节气农事如何安排

2. 春播作物田间管理:春播玉米、棉花等作物进入旺盛生长期,需及时查苗、补苗,确保苗齐、苗壮;玉米拔节期亩施复合肥2030公斤(距植株1015厘米开沟条施),并疏通田间沟渠,防止积水;棉花及时定苗、移苗、补苗,勤中耕松土(深度35厘米),促进根壮苗。

3. 果树与蔬菜管理:苹果、梨、葡萄等果树正值果实膨大期,需追施高钾复合肥,叶面喷施硼、锌等微量元素,提高果实品质;疏除过密果、畸形果、病虫果,保留果形端正的果实(如桃长果枝留35个,中果枝留23个);适时套袋(疏果后完成),预防炭疽病、食心虫等病虫害。露地蔬菜(西红柿、茄子、豇豆、苋菜)加强肥水管理,及时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中耕除草,防治菜青虫、蚜虫、霜霉病等病虫害。

二、南方地区农事重点

1. 水稻生产:“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是水稻移栽的关键时期。早稻进入分蘖后期或拔节始期,需及时烤田(控制无效分蘖,保穗增粒),晒田后保持干湿交替;中稻争取早栽,以增加养分积累,提高有效穗数;移栽前35天,亩施尿素35公斤作“送嫁肥”,培育壮秧;移栽时田间保持12厘米浅水层,移栽后35天保持35厘米薄水层,促进返青。

2. 夏熟作物收获:小麦、油菜进入成熟收获期,需抢晴收割(避免连阴雨导致发芽、霉变);小麦选择晴天及时收获(籽粒变硬、颜色由绿变黄、麦穗麦芒变干),收获后尽快摊开晾晒或烘干,储存于通风干燥处;油菜当主花序角果呈枇杷黄色、全株三分之二角果呈黄绿色、种皮红褐色时收获,经脱粒、晾晒后贮藏。

3. 蔬菜与中药材管理:露地蔬菜(如夏黄瓜、小白菜)采用直播或营养钵育苗(播前浸种催芽),出苗后及时揭去遮阳网;施肥遵循“薄肥勤施”原则(前期增施氮肥促生长,结果期增加磷钾肥提品质),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及时中耕除草(每隔23周1次,浅耕不伤根)。米仁(薏苡)、灵芝等中药材需疏通沟渠(防止积水烂根),干旱时适当灌溉;米仁追施尿素或复合肥(每亩515公斤),灵芝做好菌木摆放在畦上(畦宽80130厘米,搭小拱棚),覆土后喷重水。

三、通用农事要点

病虫害防治:小满时节病虫害高发,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小麦重点防治赤霉病、白粉病、麦蚜;水稻注意稻瘟病、螟虫;果树防控炭疽病、褐斑病、红蜘蛛;蔬菜防治菜青虫、蚜虫、霜霉病,采用物理防治(悬挂黄板诱杀害虫)、生物防治(释放天敌)与化学防治(高效低毒农药)结合,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防灾减灾:北方需防范“干热风”(通过灌溉、喷施磷酸二氢钾等措施增强植株抗逆性);南方注意防范暴雨、洪涝(清理田间沟渠,加固田埂),暴雨后及时排水,防止作物受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