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核心是“阴阳之对立统一”,六十四卦作为《周易》的核心符号系统,其阴阳分类主要基于卦象的阴阳爻数量及组合、卦名的对称性、风水流派的宫卦划分三大维度,以下分述之:
一、基于阴阳爻数量的分类(最主流方式)
六十四卦每卦由6个爻组成,爻分阳爻(⚊,用“九”表示)与阴爻(⚋,用“六”表示)。根据阴阳爻的数量及组合,可分为以下几类:
纯阳卦(1个):乾卦(☰),六爻皆阳(⚊⚊⚊⚊⚊⚊),象征纯阳、刚健、主动,为阳之极。
纯阴卦(1个):坤卦(☷),六爻皆阴(⚋⚋⚋⚋⚋⚋),象征纯阴、柔顺、包容,为阴之极。
阳多阴少卦(20个):
五阳一阴(6个):风天小畜(☴☰)、火天大有(☲☰)、山天大畜(☶☰)、泽天夬(☱☰)、雷天大壮(☳☰)、水天需(☲☰),象征“阳盛阴衰”,阳刚主导。
四阳二阴(15个):风泽中孚(☴☱)、雷天大壮(☳☰)、地天泰(☷☰)、风雷益(☴☳)等,象征“阳强阴弱”,动态平衡。
阴阳平衡卦(20个):三阳三阴(20个),如地天泰(☷☰)、风雷益(☴☳)、天地否(☰☷)、山泽损(☶☱)等,象征“阴阳调和”,为易经中最稳定的状态。
阴多阳少卦(20个):
四阴二阳(15个):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雷风恒(☳☴)等,象征“阴盛阳衰”,阴柔主导。
五阴一阳(6个):复(☷☳)、地山谦(☷☶)、水地比(☲☷)、雷地豫(☳☷)等,象征“阴强阳弱”,静待转机。
纯阴纯阳卦的特殊性:乾、坤两卦无“同体卦”(即阴阳爻数量相同的卦),因其为阴阳之极,同体则为自身。
二、基于卦名的对称性分类(理气风水视角)
部分易学流派(如理气风水)通过卦名的字形对称性判断阴阳:
中性卦:卦名字形左右对称(以中线为镜像),如否、泰、革、鼎、兑、贲、需、晋、困、萃、井、丰、大畜、小畜、同人等15个。这类卦偏离阳性与阴性,处于“中性区”。
非中性卦:卦名字形不对称,再根据阴阳爻数量进一步分为阳卦(阳爻多)与阴卦(阴爻多)。
三、风水流派的宫卦阴阳划分(八宫卦体系)
在风水学(如八宫卦)中,六十四卦按先天八卦或后天八卦的阴阳属性,分为阳四宫与阴四宫,每宫包含8个卦(由本宫卦演变而来):
先天八卦阳四宫:乾(☰)、兑(☱)、离(☲)、震(☳),卦画数为奇数(3、5画),象征阳刚、主动。
先天八卦阴四宫:坤(☷)、艮(☶)、坎(☵)、巽(☴),卦画数为偶数(4、6画),象征阴柔、被动。
后天八卦阳四宫:乾(☰)、坎(☵)、艮(☶)、震(☳),对应后天八卦的“阳位”(西北、北、东北、东)。
后天八卦阴四宫:巽(☴)、离(☲)、坤(☷)、兑(☱),对应后天八卦的“阴位”(东南、南、西南、西)。
以上分类方式均基于《易经》“阴阳对立统一”的核心思想,不同维度侧重不同(爻数侧重结构、卦名侧重符号、宫卦侧重方位),共同构成了六十四卦的阴阳分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