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山是风水立向的核心方位体系,将罗盘360度划分为24等份(每山15度),融合十二地支(子、丑、寅、卯等)、八天干(甲、乙、丙、丁等)、四维卦(乾、坤、艮、巽),涵盖空间方位与阴阳五行属性。例如,子山属水、午山属火、艮山属土,每山对应特定卦象与气场,是判断造葬吉凶的基础框架。
二、造葬立向核心原则
立向需遵循“阴阳交媾、山水相配”的根本法则:
1. 阴阳属性平衡:山为阴(高耸、静止)、水为阳(低洼、流动),龙脉(山)需与水口(水)形成阴阳交媾,如山脉起伏(阴)与河流蜿蜒(阳)呼应,方能藏风聚气。
2. 形势与龙气配合:立向需结合地形阴阳(凸起为阴、凹陷为阳),如山地宜“阴中取阳”(葬缓坡),平地宜“阳中求阴”(葬微凸处);同时顺应龙脉走势(来龙为阴则穴宜阳,来龙为阳则穴宜阴),确保龙气融聚。
三、造葬择日关键要点
择日需整合山向五行、命主八字、神煞规避三大要素:
1. 山向与日课五行相生:日课四柱(年月日时)需生扶山向五行,如子山(水)用申子辰水局(申子辰合水),增强山向气场;忌日课五行克山向(如子山忌午日,火克水)。
2. 命主八字喜用神契合:根据仙命(逝者)或主命(居住者)八字,选择喜用神对应的山向与日课,如仙命喜火则选丙午丁山(火),日课用木火相生(如寅月、午日);忌命主八字刑冲害山向(如申年生人忌寅日,寅申相冲)。
3. 规避凶煞日:严禁使用三煞日(劫煞、灾煞、岁煞,如子山三煞在辰午酉亥)、五黄煞日(五黄星飞临之日,主凶灾)、岁破日(太岁对冲之日,如甲辰年忌戌山),以及日课天克地冲(如庚子日冲子山)。
四、二十四山造葬简要吉凶
二十四山吉凶需结合元运、山向五行、水法综合判断,以下为常见山向示例:
吉向举例:子山午向(水火既济,九运利于财运)、艮山坤向(土土相生,利于后代传承)、乾山巽向(天地交泰,利于事业发展);
凶向举例:寅山申向(寅申相冲,易有变动)、巳山亥向(巳亥相冲,易有意外)、乙山辛向(金克木,易犯小人)。
需注意,吉凶并非绝对,需通过立向调整(如改变坐向角度)与择日化解(如选择吉神煞日)。
五、初级造葬注意事项
1. 忌本命日与天克地冲:逝者生辰、忌日及天干地支相冲之日(如子午相冲)不宜造葬,易引动凶煞。
2. 结合实地形势:择日需配合地形(如来龙、明堂、水口),如龙脉急峻需用“吞葬法”(棺木深入),龙脉平缓需用“盖葬法”(土覆盖),避免单纯依赖日课。
3. 专业指导必要性:二十四山造葬涉及复杂五行、八卦与形势判断,建议咨询专业风水师,结合实地勘测与命理分析,避免自行操作导致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