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时间节点:五期上坟通常指逝者去世后的第30天(部分地区为35天),是“做七”习俗中的重要环节(如“五七”即第35天)。
具体时间要求:
传统习俗中,上坟时间需选在阳气旺盛的时段(如上午9点至下午15点),避免过早(阳气未盛)或过晚(阴气渐浓),以护持自身阳气、表达对逝者的尊重。
部分地区(如荣成)有“半夜三更上坟”的说法,认为此时阴间门开,更利于与逝者沟通。
五七坟的主要禁忌
1. 时间禁忌
需避开阴雨天气:阴雨天易营造沉重氛围,影响祭拜的神圣感,传统认为不利于对先人的尊重。
部分地区严格要求日出前上坟(如早晨五六点钟):认为此时阴气未散、阳气初升,是连接阴阳的更佳时机。
2. 着装与行为禁忌
禁止穿红色、绿色衣服:红、绿为鲜艳颜色,传统认为会“冲撞”阴气,对逝者和生者均不吉利。
禁止化妆、涂脂抹粉:保持妆容素净,体现对逝者的哀思,避免过于张扬。
禁止高谈阔论、嬉笑打闹:祭拜需保持庄重肃穆,嬉笑会显得对逝者不敬。
3. 祭品与流程禁忌
忌用生肉或奢华食物:生肉被视为不吉利(可能让逝者“吃生食”),祭品应以清淡、素雅为主(如水果、鲜花、素酒),寓意对逝者的怀念。
避免回头查看墓地:祭拜结束后回头,传统认为这是对逝者的不尊重,可能带来晦气。
4. 特殊人群禁忌
五七当天不宜理发:民间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说法,理发被认为会让逝者“受脱皮之痛”,影响其在阴间的安宁;部分地区认为五七前理发会“冲克”先人。
女性需遵守特定规范:部分地区要求女性(尤其是出嫁女)不得穿鲜艳衣物、不得随意哭闹,需保持端庄。
5. 仪式流程禁忌
需完成特定仪式:部分地区要求五七当天女儿必须到坟头大哭(因“五”对女儿的恸哭有宽容),否则可能影响逝者转世。
烧纸需规范:烧纸时要默念逝者名字,避免大声喧哗;纸钱需烧透,认为未烧透的钱无法送达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