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需要注意什么礼节

admin

1. 选定吉日与订婚时间:提前与双方父母沟通,选择双方都方便的时间(如节假日、周末),优先避开传统忌日(如端午节)。部分地区需请择日师选“黄道吉日”,确保流程顺遂。

2. 确定订婚地点:传统上首选女方家中(体现对女方的尊重),若为方便也可选酒店(适合家族亲友聚集)。需提前确认场地布置(如背景板、气球、喜字)、餐饮安排(菜品口味需兼顾双方父母喜好)。

3. 明确聘礼与回礼:

订婚需要注意什么礼节

男方准备:聘礼是核心环节,通常包括礼金(用红纸包装,数额为双数,如10001、20002,寓意“万里挑一”“成双成对”)、三金/五金(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部分地区加手镯、脚链,象征婚姻的贵重与永恒)、小六样(六斤点心、六斤糖、六瓶酒、六袋粉丝、六条黄花鱼、六斤肉,其中肉为“围女是娘身上的肉”,女方通常返还部分)、棉袄里和面(有理有面的讲究,寓意“有理走遍天下”)、红包袱/红腰带(红色象征喜庆,用于装聘礼或作为回礼)。

女方回礼:需返还部分聘礼(如小六样中的点心、糖、酒各两斤),并为新郎准备新婚礼服、皮鞋(或现金,用于购买),同时给男方父母准备改口钱(寓意“认亲”),给男方亲友准备见面红包(金额不宜过大,表达心意)。

4. 邀请宾客与媒人:提前确定参加订婚宴的人员(双方父母、直系亲属、亲密朋友),并发出邀请(可通过微信、 *** 或纸质请柬)。若有媒人,需提前邀请并确认其参与;若无媒人,可邀请德高望重的亲友或长辈作为见证人。

二、仪式流程:遵循传统与简化结合,注重情感表达

1. 祭祖(部分地区保留):男方出发前需在家中祖先牌位前上香,禀告“即将订婚”之事,祈求祖先保佑姻缘美满;女方若有此习俗,也需进行简单祭祖。

2. 出发与迎引:男方携带聘礼,由父母、准新郎及亲友(人数为双数,如6、10、12人)一同前往女方家。到达女方家门口时,女方需燃放鞭炮迎接;男方开门后,女方兄弟需为男方开门并端来洗脸水(内放毛巾),男方需用红包答谢(寓意“洗尘”)。

3. 奉甜茶与压茶瓯:准新娘在媒人或长辈陪同下,向男方亲友及父母奉上甜茶(寓意“甜甜蜜蜜”);待客人饮毕,准新娘需收回茶杯,此时客人需将红包(金额不等,表达祝福)放入茶盘(与茶杯同放),称为“压茶瓯”(寓意“接纳新人”)。

4. 交换戒指与佩戴见面礼:准新郎取出系有红线的订婚戒指(象征“永结同心”),为准新娘戴在右手的中指上(传统认为右手代表“行动”,中指代表“心”);婆婆(准新娘的未来婆婆)需为准新娘送上见面礼(如项链、手镯、耳环等首饰,寓意“疼惜儿媳”)。

5. 签订婚书(可选):部分地区或新人会选择签订订婚书(提前设计好样式,包含双方姓名、订婚日期、誓言),由新人签字并按手印,象征婚姻的正式承诺(需双方自愿,无法律强制要求)。

6. 订婚宴与敬酒:仪式结束后,女方家设宴款待男方亲友(菜品需丰盛,体现女方家的诚意);新人及父母需逐一迎接来宾,并在席间向长辈、亲友敬酒(新人需先敬媒人、父母,再敬其他亲友;敬酒时需说吉祥话,如“感谢大家的祝福,我们会好好经营婚姻”)。

7. 送客与回礼:订婚宴结束后,新人及父母需送女方亲友至门口,女方需返还部分聘礼(如肉、粉丝等)及回礼(如新郎的礼服、皮鞋);男方需在日落之前离开女方家(避免“夜不归宿”的忌讳)。

三、关键注意事项:细节体现尊重与诚意

1. 礼节到位,展现修养:无论是在女方家交谈还是订婚宴席间,男女方都需及时为对方家长添茶续水、添酒布菜(如为长辈倒茶时需双手递杯,茶倒七分满;为客人夹菜时需用公筷),体现“懂礼貌、有教养”的形象。

2. 尊重双方父母习惯:提前了解双方父母的生活习惯(如饮食禁忌、礼仪偏好),男方尤其要注意女方父母的喜好(如岳父爱喝酒,可准备其喜欢的白酒;岳母爱吃甜食,可多准备甜品),所携礼物需符合对方口味(如女方父母喜欢喝茶,可准备上等的茶叶)。

3. 父母商谈时尽量回避:双方家长商议婚事(如彩礼数额、婚礼日期、婚后居住安排)时,男女方需适当回避(如在隔壁房间等待),避免插话;若有异议,需与父母私下商量,不可当面顶撞或动气,充当“调解者”角色(如“爸妈,我们一起商量,总能找到大家都满意的方案”),防止事态扩大。

4. 避免传统忌讳:订婚过程中需避免一些不吉利的举动,如女方踩门槛(寓意“婚姻受阻”)、订婚宴后说“再见”(寓意“再次分离”,即离婚)、空手上门(需携带礼物,表达尊重)。

5. 聘金与回礼的礼仪:聘金需用红纸包装(象征喜庆),数额为双数(如10001、20002);回礼需“有来有往”(如女方返还男方礼金的少部分,如2000元,寓意“互相珍惜”),避免“只进不出”或“过度索取”,体现双方的诚意与尊重。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