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达努节的核心传说围绕创世始祖密洛陀的创世事迹与感恩报本的主题展开,是瑶族文化中“不忘母恩、铭记祖先”的重要载体,主要情节如下:
1. 创世始祖密洛陀的诞生
远古时期,万山丛中有两座遥对的宝山——布洛西金山(威武如勇士)与密洛陀银山(秀丽如姑娘)。两山每年逐渐靠近,历经999年后,于农历五月二十九日轰然裂开:布洛西金山走出英勇的男子布洛西,密洛陀银山走出美丽的姑娘密洛陀。二人结为夫妻,成为瑶族的创世始祖。
2. 三个儿子的命运与瑶族的起源
密洛陀与布洛西育有三个儿子。长大后,老大拿起称杆经商,繁衍为汉族;老二扛着犁耙务农,成为壮族;老三因家产匮乏,哭着向母亲求助。密洛陀给了他一斗小米,让他去山里开荒。老三辛勤耕耘,却遭野猪拱、黄猄啃、山雀啄,庄稼几乎绝收。密洛陀又送他一面铜鼓(用于驱赶野兽)和一只猫(用于捕捉地鼠)。次年,老三用铜鼓吓退飞禽、用猫消灭地鼠,终于获得丰收。
3. 达努节的起源:感恩母亲与庆祝丰收
密洛陀年老时,对老三说:“五月二十九日是我的生日,你带儿孙来祝寿,往后日子会丰衣足食。”老三遵命,酿米酒、杀鸡宰鸭、蒸糯米饭,率儿孙身着盛装前往。此后,瑶族将此日定为达努节(瑶语“不要忘记”之意),既是纪念密洛陀的生育与养育之恩,也是庆祝丰收、祈祷平安的节日。
传说中的文化内涵
达努节传说不仅解释了瑶族的起源(老三的后代),更传递了孝道(不忘母恩)、奋斗(克服自然困难)、感恩(庆祝丰收与祖先庇佑)的民族精神。节日期间,瑶民通过打铜鼓、唱密洛陀颂歌、赛歌等活动,传承对始祖的记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