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准备工具:软尺(或卷尺,建议选择无弹性的)、镜子(能清晰看到全脸正面和侧面)、发带/夹子(用于固定头发,露出全脸及发际线)、纸笔/手机(记录数据)。
2. 测量关键维度:
脸部长度:从发际线中心(或额头更高点)垂直量至下巴尖,这是判断脸型纵向比例的核心指标。
面部宽度:分别测量三处最宽部位——额头(两侧眉峰之间的直线距离)、颧骨(两侧颧骨更高点的间距)、下颌(下颌角两侧延伸至脸颊的宽度,或下巴中心向两侧延伸的起点距离×2)。
补充测量(可选):若需更精准判断,可加测下颌长度(下巴中间点沿下巴轮廓至耳朵下方的距离)。
3. 记录与分析数据:将测量数值按大小排序,对比以下常见脸型的比例特征:
椭圆形(标准脸型):脸长约是脸宽(颧骨宽度)的1.5倍,额头宽度≈下颌宽度,整体轮廓均衡柔和。
圆形脸:脸长约等于脸宽(或略长),额头、颧骨、下颌宽度接近,下颌线条圆润无明显棱角。
方形脸:额头、颧骨、下颌宽度几乎相等,下颌角方正(接近90度),轮廓硬朗。
心形脸:额头宽度>颧骨宽度>下颌宽度,下巴尖且窄(呈倒三角形),发际线常呈“V”形。
菱形脸:颧骨宽度>额头宽度>下颌宽度,下巴尖,面部线条呈菱形轮廓。
长形脸:脸长远大于脸宽(约2倍),额头或下巴偏长,整体呈纵向延伸。
二、快速自测脸型的技巧
1. 对镜观察轮廓:洗净头发露出全脸,站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观察脸部整体轮廓:
圆形脸:像“球形”,没有明显棱角,脸颊弧度柔软;
方形脸:下颌角突出,面部线条像“盒子”,额头与下颌宽度相近;
心形脸:额头宽、下巴尖,像“倒三角形”,发际线可能有“M”形;
菱形脸:颧骨最宽,额头和下颌较窄,像“钻石”。
2. 参考明星脸型:通过熟悉的明星脸型辅助判断(如椭圆形脸:刘亦菲、宋慧乔;方形脸:舒淇、李宇春;心形脸:范冰冰、Angelababy),但需注意个体差异。
三、注意事项
测量时保持表情自然,避免低头(会让脸变长)或仰头(会让脸变短);
若发际线后移,以实际额头更高点为准,不要刻意压低头发;
脸型受发型、妆容影响较大(如齐刘海会让脸显长,卷发能让脸显圆),建议在自然状态下测量;
若仍无法确定,可咨询化妆师、发型师或专业医美医生,他们能结合面部骨骼和肌肉特征给出更精准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