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手相看眼泪 执手相看两不厌整首诗

admin

用户提到的“持手相看眼泪 执手相看两不厌”并非完整原诗,其中“执手相看两不厌”出自北宋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而“持手相看眼泪”可能是对“执手相看泪眼”的混淆或误记。以下为《雨霖铃》的完整原文及赏析:

《雨霖铃·寒蝉凄切》(宋·柳永)

原文:

持手相看眼泪 执手相看两不厌整首诗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赏析:

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以“离别”为核心,将恋人间的不舍与羁旅之愁推向极致。

上片写离别场景:开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以景衬情,用蝉鸣、暮色、骤雨营造出凄凉氛围;“都门帐饮无绪”写饯别时的无精打采,“留恋处,兰舟催发”强化不忍分离的矛盾;“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全词最动人的细节——两人紧握着手,泪眼相对,却因太过伤心而无法言语,将离别的痛苦推向顶点。

下片抒离别之情:“多情自古伤离别”点出离别的普遍性,“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以“清秋”加重愁绪;“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虚拟场景写别后孤寂,杨柳、晓风、残月构成清冷画面,成为千古名句;最后“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设想别后时光,即使有美好景色,也因无人共享而失去意义,“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则以反问收尾,将孤独感推向极致。

全词情景交融,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将恋人间的深情与离别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宋词中“离别词”的经典之作。

补充:“相看两不厌”的其他出处

若用户联想到“相看两不厌”,则出自唐代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此句以“山”为知己,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互凝视,表达孤独中的超脱与慰藉,但与“执手相看泪眼”的离别主题不同。

你可能想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