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说明
没有硬性规定。是否给、给多少通常由家庭习俗、双方家庭约定和经济条件决定。不少家庭会由婆婆给新人送祝福红包或礼物以示认可与祝福;也有家庭不在领证当日给,而在婚礼、见家长等环节表达心意。换言之,给是情分,不给也并不失礼,关键在于彼此沟通与理解。
常见表达方式
给红包:常见寓意数字有600/666(顺顺利利)、888/800(发发)、999(长长久久)、1001(千里挑一)、10001(万里挑一);也有更简洁的200/288等小红包,重在心意。
给礼物:如首饰、床上用品、小家电、纪念品等,实用且有纪念意义。
家庭庆祝:安排家庭聚餐/小聚会,或由婆婆当面表达祝福,同样体面周到。
以上做法均可根据家庭习惯与预算灵活选择。
金额参考与选择建议
体面小礼:200–300元(如200、288),表达心意即可。
吉利数字:600/666、800/888、999,兼顾传统寓意与预算弹性。
仪式感更强:1001、10001,寓意“千里挑一/万里挑一”,多见于重视礼数的家庭。
若双方家长都准备表示,建议事先沟通金额与口径,避免一方给而另一方未给造成落差。
金额没有统一标准,量力而行、数字吉利、表达到位更重要。
沟通与礼仪建议
与伴侣提前沟通:了解本地习俗与婆家安排(是否当日给、给多少、以红包还是礼物表达)。
当天礼貌收下并致谢:可当场短信/微信向婆婆致意,或合影留念,礼数周全。
不给也无需介意:可改为婚礼当天的改口费/敬茶礼、或婚后家庭庆祝等环节表达祝福与尊重。
若担心误会,可由伴侣代为转达彼此心意与安排,确保双方父母感受良好。
核心是尊重与沟通,让长辈的祝福与新人期待同频共振。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