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亲前,男方需先通过准新娘向女方父母询问是否方便提亲,得到同意后再正式拜访。这既是对女方家庭的尊重,也能避免唐突。双方可初步沟通结婚意向,为提亲做准备。
2. 礼物选择:注重寓意与实用性
礼物需兼顾传统礼仪与对方喜好,核心是“吉祥、实用、双数”。传统推荐:烟酒(双数,品牌烟酒显诚意,如中华、五粮液/茅台)、茶叶(双数礼盒,如龙井、铁观音,长辈必备)、糖果/糕点(甜味为主,如四色糖、西式喜饼,象征婚姻甜蜜)、水果(新鲜多样,避免梨、蕉等“分离”寓意,如橙子、樱桃)、滋补品(如燕窝、西洋参,适合中老年人)。部分地区有特色要求,如南方需带“团圆伞”(象征婚姻圆满),北方需带面、肉、糕点(传统“六样礼”)。
3. 流程规范:遵循传统与尊重
时间:宜选上午(10点左右到达,12点前离开),避开农历正月、七月(传统忌讳);日期选双号或有“6”的日子(如6月6日、16日),寓意顺利。
人数:双数为宜(6人不含小孩),建议双方父母+准新郎出席;老一辈提亲可由媒人陪同,避免“姑字辈”同行(习俗认为可能影响新娘婚后生活)。
交谈:准新郎应主动表达诚意,避免过度沉默;双方父母沟通时,新人需耐心倾听,不插嘴、不反驳,如有异议可事后协商。
4. 新人表现:低调得体,避免抢风头
新人需保持低调,全程微笑,展现诚意;避免过度打扮(如浓妆艳抹、夸张服饰),以免让女方父母觉得“不稳重”;不要主动提及敏感话题(如彩礼金额、婚房归属),让长辈主导对话。
二、提亲的注意事项
1. 男方注意事项
仪容仪表:穿着得体(正装或商务休闲,避免运动装、拖鞋),头发整齐,面容清洁,给女方父母留下“稳重、可靠”的印象。
尊重习俗:严格遵守女方家庭的习俗(如是否需要带特定礼物、是否需要行跪拜礼),若有不清楚的地方,可提前通过媒人或准新娘询问。
准时赴约:提前规划好路线,避免迟到;若因不可抗力迟到,需及时 *** 告知并说明原因,表达歉意。
态度谦和:对女方父母的意见(如彩礼、婚期)尽量表示尊重,即使有不同看法,也不要当场争执,可事后通过沟通协商解决。
2. 女方注意事项
环境准备:提前打扫家中卫生,整理房间,保持整洁;可摆放鲜花(如百合、玫瑰)、水果盘,营造温馨的氛围。
迎接礼仪:男方到达时,女方需亲自到门口迎接(如不方便,可委托家人),并引导至客厅就座;避免让男方在门口等待。
招待细节:准备茶水、水果、甜点(如西瓜、葡萄、蛋糕),避免提供茶(部分地区认为“茶”寓意“查”,不吉利)、汽水(易让人联想到“生气”);注意水果的选择(避免梨、蕉)。
态度和善:避免过于刁难男方(如故意询问“彩礼多少”“婚房多大面积”),应展现“开明、和善”的形象,让男方感受到“欢迎”。
3. 其他注意事项
彩礼协商:提亲时可初步沟通彩礼事宜,但不要当场确定具体金额;建议双方根据经济情况、当地习俗协商,避免“狮子大开口”或“漫天要价”。
婚期讨论:若双方有意尽快结婚,可初步讨论婚期(如“明年五一”“后年国庆”),但需尊重女方父母的意见(如女方是否需要辞职备婚、男方是否能安排好婚礼事宜)。
新人参与:新人应全程参与提亲,但不要过于主动;可适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我希望婚礼简单一点”“我想和父母一起住”),但要以“征求父母意见”的方式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