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服饰特点有哪些

admin

1. 宗教与民族融合的风格基底

撒拉族服饰兼具教文化印记与中亚游牧民族传统,同时吸收了回、汉、藏等周边民族的服饰元素。男子头戴圆顶帽、腰系布带,女子戴盖头、穿大襟衣,均符合教对服饰“端庄、遮体”的要求;早期男子穿的“袷木夹”(类似 *** 尔族“袷袢”)、半腰皮靴,以及妇女的头披赤青缲丝头巾,均保留了中亚游牧民族的服饰特征。

2. 男女服饰的色彩辨识体系

撒拉族服饰特点有哪些

男子:以白、黑为主色调,忌讳红、黄色及花色繁缛。青年男子常穿白色对襟汗褂,外套黑色短坎肩,黑白对比鲜明,显得清新文雅;老年男性则以黑色长衫为主,做礼拜时头缠白色“达斯达尔”(头巾)。

女子:色彩更为丰富,青年妇女穿色泽鲜艳的大襟花衣服,外套黑、绿色坎肩,凸显苗条俊俏; *** 戴绿色盖头(象征朝气蓬勃),中年妇女戴黑色盖头(象征成熟练达),老年妇女戴白色盖头(象征白净无瑕),盖头颜色随年龄增长逐渐加深。

3. 男女服饰的款式细节差异

男子:上装以宽松为主,常见白色“汗褡儿”(衬衫)、黑色坎肩,下装为黑、蓝色大裆裤,腰系红布或红绸腰带;冬季穿光板羊皮袄或羊毛褐衫,富贵者外罩布或毛料面;脚穿布料鞋或“洛提”(牛皮毡靴),头戴黑色或白色六角形圆帽(“六牙子帽”)。

女子:上装为大襟衣或短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坎肩(冬季为羊皮或羔皮里坎肩);下装为长裤,裤脚触地(中年妇女尤甚);脚穿绣花布鞋(如“姑古鞋”,翘尖、鞋帮鞋面绣有梅花、葡萄等图案);佩戴金、银戒指,玉石、铜或银制手镯,银耳环等首饰,青年妇女额间或手背有蓝色刺花纹。

4. 特殊场合与年龄的服饰变体

婚礼服饰:青年男子结婚时腰束“绣花围肚”(用红、蓝缎子缝制,绣有花卉图案,缀有绣带),脚穿绣花袜子和布便鞋;女子穿大襟花衣,佩戴齐全的首饰。

宗教场合服饰:老年男子做礼拜时头缠“达斯达尔”,身穿“仲白”(白色长衫),符合教礼拜的着装规范。

年龄相关配饰:儿童时期女孩用软铁丝卡耳垂,待长大后戴银耳坠;女子订婚后佩戴男家送的定茶耳坠,表示已许人家;妇女戴银手镯视为夫妻信物,洗衣、筛谷时手镯碰撞声为家庭增添欢乐。

5. 传统工艺与实用设计

刺绣工艺:民间刺绣是撒拉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于荷包、枕头帮子、腰带、袜底、绣花鞋等物品,图案包括牡丹、荷花、鱼、山水等,针脚细密,色彩鲜艳。

实用鞋履设计:“古古尔鞋”(妇女绣花鞋)鞋尖上翘,缀有丝穗,鞋底厚实(厚者约3.3厘米),适合日常行走;“夏恩尕热舍”(高靿皮靴)用牛皮制成,脚后跟可放在牛腿骨节处,适合在潮湿地或水中劳作。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