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蓬蓬是浙江舟山群岛特有的传统民间曲艺,又称“唱新闻”“岱山新闻”,起源于1895年前后,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早期为盲人乞讨的谋生手段,艺人流动于街巷民居、码头船只之间,以说唱近期新闻事件和传奇故事为生,故又称“唱悲伤”“讨饭腔”;后随发展,因区域不同衍生“金塘新闻”“嵊泗新闻”等别称,演唱地点也扩展至“唱门头”“唱火轮”等场景。
濒临失传的核心原因
1. 传承人极度匮乏:老艺人年事已高且相继离世,现存传承人仅李后裕等三、四人(截至2024年)。2000年后,曾一度无人从事表演,传承断层问题突出。
2. 后继无人困境:唱蓬蓬对唱功、即兴编词能力要求较高,且需掌握方言技巧,年轻人因兴趣不足、就业选择多元等原因不愿学习,导致传承队伍青黄不接。
3. 文化生态变迁:随着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娱乐方式的普及,海岛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唱蓬蓬的受众群体大幅萎缩,逐渐退出大众视线。
保护现状与现有举措
1. 非遗名录保护:2009年,唱蓬蓬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明确其省级、市级非遗身份,为其保护提供政策依据。
2. 抢救性记录工程:2009年,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唱蓬蓬列为当年抢救性调查工程之一项,组织专人寻访在世传人(如当时8位传人),录制音频、视频资料,保留了珍贵的艺术档案。
3. 传承人扶持与传统曲目挖掘:通过资助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鼓励其整理传统曲目(如《女老大》《新女婿探亲》等获奖作品),并尝试创作新曲目(如2001年《号子声声》获浙江省曲艺新作大赛二等奖),推动活态传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