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耕种蔬菜注意事项

admin

1. 品种选择:优先耐热、抗病品种

立夏后气温升高(日均温多在20℃以上),需选择耐热性强、抗病虫害能力高的蔬菜品种。例如:黄瓜选“津春4号”“夏丰”系列(抗霜霉病、白粉病);番茄选“樱桃番茄”(坐果率高、耐储运);茄子选“紫长茄”(耐热、抗黄萎病);豆角选“架豆王”(耐高温、结荚多);空心菜选“泰国空心菜”(耐湿热、生长快)。避免种植喜凉作物(如菠菜、油麦菜),否则易出现抽薹、叶片纤维化等问题。

2. 肥水管理:小水勤浇,重施磷钾肥

立夏耕种蔬菜注意事项

浇水频率与时间:立夏后蔬菜需水量增大,应小水勤浇(每次每亩浇水量810方),避免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积水、根系缺氧。浇水时间选在上午9点前或下午16点后(避开中午高温),用井水或低温河水浇灌(避免冷水 *** 根系)。大雨过后及时排水,下热雨后用凉井水“冲凉”(降低土壤温度,减少根系损伤)。

追肥技巧:追肥以高钾复合肥(如NPK=151020)或腐熟有机肥为主,结合浇水施用。番茄膨果期每亩追施58公斤高氮高钾复合肥;豆角初花期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花芽分化,减少落花落果);避免施用浓肥(如尿素撒施),防止烧根或徒长。

3. 植株调整:及时整枝、绑蔓、摘叶

搭架与绑蔓:瓜菜类(黄瓜、丝瓜、豆角)需及时搭架(竹竿“人”字形或篱架),当植株长到30厘米时引蔓上架,每隔34节绑一次蔓(防止倒伏);茄果类(番茄、茄子)需搭架支撑,避免果实接触地面。

整枝打杈:番茄采用单干整枝(保留主茎,摘除侧枝),之一穗果坐住后摘除下部黄叶、老叶(改善通风透光);茄子保留主茎和之一花序下的侧枝(其他侧芽及时抹除),门茄坐住后摘除门茄以下的叶片;黄瓜每株保留16片左右功能叶(及时摘除下部深绿色老叶,减少养分消耗)。

疏花疏果:番茄每穗花保留34朵(去除畸形花),之一穗果长至绿熟期(开始变白)时摘除下部叶片(促进果实膨大);黄瓜禁止使用激素蘸花(易导致畸形瓜),及时摘除畸形瓜;豆角及时摘除侧蔓和畸形荚(集中养分供应主蔓)。

4. 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控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如抗黄萎病的茄子品种);合理轮作(茄科与豆科、十字花科轮作,4年一轮);清洁田园(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带出田外深埋);增施有机肥(如腐熟鸡粪)、生物菌肥(如EM菌剂),增强植株抗逆性。

物理防治:棚室通风口安装防虫网(孔径0.6毫米,阻挡蚜虫、白粉虱);悬挂黄色粘虫板(每亩2030块,诱杀蚜虫、斑潜蝇);利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夜蛾科害虫(如棉铃虫、菜青虫)。

生物防治:用苏云金杆菌(Bt)800倍液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用阿维菌素1000倍液防治蚜虫、红蜘蛛;用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用香菇多糖500倍液防治番茄病毒病。

化学防治:优先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如吡虫啉、多菌灵),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如吡虫啉间隔7天、多菌灵间隔10天)。例如:黄瓜霜霉病用烯酰吗啉1000倍液喷雾;番茄灰霉病用异菌脲800倍液喷雾;豆角锈病用三唑酮1500倍液喷雾。

5. 环境调控:防高温、防暴雨

降低夜温:棚室蔬菜可通过操作行覆盖稻壳/秸秆(减少土壤储热)、后墙挂反光幕(反射强光,降低后墙温度)、延长放风时间(夜间放风至18℃以下)等方式,将夜温控制在15℃以下(避免植株徒长、落花落果)。

降温措施:中午高温时(1115点),棚室内可安装小型喷灌(喷10分钟,间隔30分钟),通过水分蒸发降低温度(避免叶片灼伤);露地蔬菜可在行间覆盖稻草/遮阳网(遮光率50%,降低地温)。

防暴雨:提前修整排水系统(清理沟渠,确保排水畅通);暴雨前对高秧蔬菜(如番茄、黄瓜)进行培土(防止倒伏);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避免沤根),并喷洒杀菌剂(如百菌清600倍液)预防病害(如疫病、炭疽病)。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