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红绳:红色是中国文化中“太阳色”“火红色”的象征,鬼怪惧怕阳光与火焰,红绳缠绕于身可形成“屏障”,阻挡邪祟靠近。民间常给儿童、本命年者系红绳,寓意“驱邪保平安”,尤其适合经常走夜路或感觉运势不佳的人。
2. 玉器(含朱砂):天然玉料(如和田玉、翡翠)经长期地下埋藏,凝聚天地灵气,古人认为“玉碎挡灾”,能替主人承受邪祟侵害;朱砂(硫化汞)为阳性极强的矿石,其红色象征“阳气”,可压制阴气,外用佩戴(如朱砂吊坠、手串)能辟邪镇惊,尤其适合体质敏感者。
3. 桃木制品(桃木剑、桃核手串):桃木被称为“仙木”,古时用桃木做春联(桃符)、桃木剑,传说其能“驱鬼禳恶”。桃核手串或小桃木挂件随身携带,可阻挡邪祟入侵,适合经常接触阴暗环境(如地下室、医院)的人。
4. 五帝钱:由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位皇帝的铜钱串成,汇集“百家阳气”,能挡煞、防小人、避邪。可串成手链佩戴或挂于钱包、钥匙上,尤其适合经常外出、易遇是非的人。
5. 貔貅:传说貔貅为“龙生九子”之一,有嘴无肛,“吞万物而不泄”,能招财辟邪。佩戴貔貅吊坠或手链,可阻挡邪秽、镇宅保平安,适合经商或希望提升运势的人。
6. 狗牙/猪惊骨:狗能看见“不干净的东西”,其牙含“煞气”,佩戴狗牙吊坠可震慑邪祟,尤其适合儿童夜间哭闹、惊悸者;猪惊骨(猪耳内听骨)形似“鬼脸”或“龙头”,民间用红绳串起,给儿童佩戴以“压惊辟邪”。
二、经常招鬼者的辟邪建议
1. 增强阳气,避免阴气侵袭:邪祟惧怕“阳气”,经常招鬼者需提升自身阳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23点前入睡)、多晒太阳(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每次30分钟以上)、适量运动(如慢跑、瑜伽、跳绳),促进体内阳气生发,降低邪祟“附身”的概率。
2. 佩戴针对性辟邪物品:选择“针对性强”的辟邪物件——若经常夜间外出,可戴朱砂(镇惊辟邪)+红绳(阻挡邪祟);若体质敏感、易受惊吓,可戴桃木手串(驱鬼禳恶)或貔貅吊坠(镇宅辟邪);若经常接触阴暗环境(如医院、墓地),可挂五帝钱(挡煞防邪)于胸前或钱包。需注意:辟邪物品需“开光”(如到寺庙请师父开光)或“经咒加持”(如放入桃木符、经文),否则效果有限。
3. 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如恐惧、焦虑、愤怒)会降低自身“正气”,给邪祟可乘之机。经常招鬼者需调整心态——遇到“异常情况”(如感觉身后有人、听到奇怪声音)时,保持冷静,默念“阿弥陀佛”或“南无观世音菩萨”(宗教信仰者),或大声咳嗽、拍手(制造噪音),吓退邪祟;避免观看恐怖片、接触,减少“阴性能量”的摄入。
4. 清理“招邪物品”,改善居住环境:定期清理家中“招邪物品”——如长期不用的旧衣服、破损的娃娃、生锈的金属制品、长期黑暗的角落(需开窗通风、打扫);避免摆放“招邪之物”(如空棺、骨灰罐、未经开光的神像、长期朝向北方的镜子);可在门口挂桃木剑、五帝钱,或在窗台放葫芦(吸收煞气),增强家居“正气”,阻挡邪祟进入。
5. 寻求专业帮助,彻底化解邪祟:若频繁招鬼、情况严重(如出现幻觉、身体不适、精神萎靡),需及时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如道观道士(做“驱邪仪式”)、寺庙高僧(求“平安符”)、民间“”(用“符水”“香灰”化解)。专业人员可通过“法事”“符咒”“咒语”等方式,彻底清除邪祟,避免再次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