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重阳节保留了祭祖祈福、登高望远等传统内核,更融入了多民族文化与地域风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盛宴。
1. 传统仪式:祭水与酿酒的“酒乡密码”
在仁怀市茅台镇,重阳节是“祭水大典”的重要日子。民间流传“重阳下沙芳满缸,重阳酿酒香满江”的民谚,认为九九重阳阳气旺盛,是取水下沙酿造酱香酒的更佳时机。当天,数千群众聚集在赤水河畔,以鲜花、雅乐祭祀自然与祖先,感恩赤水河的馈赠,祈求新一年酿出醇厚美酒。这一仪式已成为茅台镇的文化名片,吸引众多游客见证酒乡的独特魅力。
2. 民俗活动:说媒提亲与“鞍瓦”节的喜庆
黔东南黎平县水口镇茨洞村侗寨的重阳节,是集中说媒提亲的吉日。有成年女孩的人家会杀鸡宰鸭款待媒人,若婚事谈成,来年正月初六女方统一出嫁,男方需赠送猪肉、鸡鸭、糍粑等丰厚聘礼。这一习俗已延续700多年,成为侗寨独特的文化景观。而在黔东南锦屏县平秋镇,重阳节是“鞍瓦”节,上万群众云集,开展拦路迎宾、民族服饰游演、斗牛、篮球赛、侗族刺绣展、民歌赛等活动,其中斗牛更受欢迎,热闹非凡。
3. 饮食文化:糍粑、豆腐与豆茶的“团圆符号”
黔东、黔北及黔东北的土家族、苗族等民族,重阳节必打糍粑、磨豆腐。糍粑由糯米蒸熟后捶打而成,香糯粘牙,裹上黄豆面食用,寓意家庭和睦团结;豆腐则象征“清白传家”。两地还流传“重阳不打粑,老虎要咬妈;重阳不推豆腐,老虎要咬 *** ”的民谚,强调这两个习俗的重要性。贵州一些地方有将米花、黄豆、茶叶、炒米等一锅煮成“豆茶”的习俗,分为清豆茶、红豆茶、白豆茶等,是重阳节的传统饮品。
4. 登高望远:贵州秋色的“天然舞台”
重阳节素有“登高”传统,贵州的自然景观为这一习俗提供了绝佳场地。黔灵山公园(贵阳)山幽林密,湖水清澈,是市民登高、亲近自然的热门选择;梵净山(铜仁)作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原始洪荒景观与云瀑、禅雾等天象奇观,让登高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神秘氛围;娄山关(遵义)作为黔北之一险隘,登上后可俯瞰群山连绵、峭壁绝立的壮丽景色,寓意“步步高升”。
5. 民族特色:苗侗家庭的“团圆盛宴”
苗族、侗族同胞在重阳节这天家家杀猪,打糍粑庆祝,隆重程度犹如过年。除了美食,还会举办水牯牛打斗、玩山唱情歌、侗歌节目比赛、斗鸟等活动。青年男女通过玩山唱情歌增进感情,侗歌比赛则展示了民族文化的传承,斗鸟活动则为节日增添了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