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36是个不吉利的数 农村为什么忌讳36

admin

1. 本命年与“太岁当头”的忌讳:36岁是第三个本命年(12岁、24岁、36岁),传统习俗认为“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太岁被视为掌管人间祸福的神煞,本命年与之相冲,易招惹是非、灾祸或运势低落,因此被视为“坎年”。

2. “六六三十六”的极阴/极满观念:《易经》中“六六三十六”被视为“阴极之数”(阴数为2、4、6,六为老阴,三个六叠加为极阴),关联死亡与厄运;民间也有“物极必反”的说法,认为6个6的叠加会导致运势反转,易生变故。

3. 道教天罡地煞的凶煞联想:道教传说中有“三十六天罡星”“三十六地煞星”,均司掌灾难、刑罚与厄运。36因此被视为“凶数”,与灾祸、横祸产生关联。

为什么说36是个不吉利的数 农村为什么忌讳36

二、农村忌讳36的具体原因

1. 历史人物的“36岁悲剧”强化认知:三国时期的周瑜(36岁病逝)、庞统(36岁遇难)、吴国大将周瑜(36岁去世)等英雄豪杰均在36岁英年早逝,这些案例让农村民众将36岁与“短命”“灾祸”划等号,加深了对36岁的忌讳。

2. 农村生活的“压力峰值”现实:36岁左右的农村群体,通常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双重压力——父母年迈需要赡养,子女上学或成家需要经济支持,自身职业发展进入瓶颈期,压力大、易焦虑。这种现实困境让人们更易将“不顺利”与“36岁”关联,形成“逢36岁必多灾”的心理暗示。

3. 民间习俗中的“避灾仪式”:农村对36岁的忌讳多体现在“避灾”仪式上,如36岁生日时穿红袜子、系红腰带(红色被视为驱邪之物)、请算命先生“破灾”、去庙里求平安符等。这些仪式反映了农村民众对“顺利度过36岁”的期盼,也从侧面体现了对该数字的忌讳。

4. 文化传承中的“俗语固化”:农村俗语“三十六,接跟头”“三十六,阎罗接你吃腊肉”“人到三十六,不打官司要卖屋”等,用通俗的语言传递了“36岁多灾”的观念,通过代际传播成为农村文化的一部分,进一步强化了对36岁的忌讳。

你可能想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