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育、养育(本义)
“毓”是“育”的初文,为会意字。甲骨文形体由“母”(或“女”“人”)与倒置的“子”(象征新生儿)及周围点状物(代表分娩时的体液)组成,直观反映妇人生子的场景。其本义为生育、养育,侧重于生命从孕育到诞生的初始过程。古籍中常见此类用法,如《周礼·地官·大司徒》“以毓草木”(滋养草木生长)、《汉书·五行志》“孕毓根核”(孕育植物的根茎)。
2. 孕育、产生(引申义)
由具体生育义引申为抽象事物的酝酿与生成,强调内在生命力逐渐成形的过程。例如《国语·晋语四》“怨乱毓灾”(怨恨积累引发灾祸)、《文选·左思〈蜀都赋〉》“密房郁毓被其阜”(形容草木茂密生长,充满生机)。成语“钟灵毓秀”(凝聚天地灵气孕育优秀人物)中的“毓”,正是此义的经典体现。
3. 培养、修养(引申义)
进一步引申为对人品德、才能的培育与熏陶。如《皇太子释尊会作诗》“禀道毓德,讲艺立言”(禀受大道、修养品德,研习学业、确立言论)、《后汉书·皇后纪》“毓德掖庭”(在宫廷中修养德性),均强调通过后天引导培养内在素养。
4. 姓氏
“毓”也是中国姓氏之一,多为满族爱新觉罗氏等少数民族后代简化而来(如清末帝溥仪的侄女爱新觉罗·毓紫薇,后改名为毓紫薇)。作为姓氏,“毓”承载着家族传承的意义。
二、常见组词与文化寓意
常见组词:毓德(修养德性)、萌毓(生长发育)、毓子孕孙(繁衍子孙)、郁毓(盛多)、钟毓(凝聚孕育,如“钟灵毓秀”)。
文化寓意:在现代语境中,“毓”字多用于人名、地名(如“毓秀园”)、品牌名等,寓意深远。用于人名时,象征广阔心胸、渊博知识、美丽善良、谦让谨慎及大爱精神;用于地名或品牌时,则传递“滋养、培育”的积极内涵,寄托对成长、繁荣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