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那些著名的太监

admin

秦始皇时期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秦始皇死后,赵高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死长子扶苏,立胡亥为帝(秦二世)。随后他独揽朝纲,杀害忠良(如丞相李斯),实行苛政,最终逼死胡亥,另立子婴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害,诛夷三族。赵高的专权是秦朝灭亡的重要诱因。

蔡伦(东汉)

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汉和帝时升为中常侍,后兼任尚方令。他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廉价原料制成植物纤维纸(“蔡侯纸”),于元兴元年(105年)献给汉和帝,得到推广。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化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历史那些著名的太监

曹腾(东汉)

东汉桓帝时为中常侍、大长秋,历经四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从未犯错。他性格温和,常向皇帝推荐贤才(如陈蕃、李膺),深得信任。曹腾无子,收养同族子弟曹嵩为子,曹嵩之子便是曹操。曹丕建立魏国后,追尊曹腾为“高皇帝”,他是历史上唯一被尊为皇帝的太监。

高力士(唐朝)

幼年入宫,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四朝。他协助李隆基发动“神龙革命”,诛杀韦后和太平公主,成为唐玄宗最信任的心腹。高力士权力极大,曾撮合杨玉环与唐玄宗的婚姻(“杨贵妃”事件),但也在马嵬坡之变中执行了缢死杨贵妃的命令。他为人谨慎,晚年流放巫州,唐代宗即位后遇赦返回,得知玄宗去世后呕血而死。

童贯(北宋)

少年时投靠大太监李宪,宋徽宗时因献古玩、字画得宠,逐渐掌握军政大权。他与蔡京联手,排挤朝臣,时人称为“媪相”(蔡京为“公相”)。童贯独领兵权二十年,曾率军攻打西夏、收复西北领土(如湟州、鄯州),但因腐败无能,在与辽、金的战争中屡战屡败。靖康之耻前,他因畏战逃跑被宋钦宗处死,是北宋最臭名昭著的权宦。

魏忠贤(明朝)

原名李进忠,因欠债自阉入宫,后改名为魏忠贤。他通过巴结皇孙奶娘客氏,得到明熹宗朱由校的信任,升任司礼秉笔太监。魏忠贤与客氏狼狈为奸,排除异己,杀害东林党人(如杨涟、左光斗),自称“九千岁”,甚至有“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的说法。崇祯帝即位后,魏忠贤被治以十大罪,畏罪自缢而死。

郑和(明朝)

原姓马, *** ,因战功被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他奉命七次下西洋(14051433年),率领庞大舰队(最多时有200多艘船、2.7万余人)远航,到达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海岸(如印度、 *** 半岛、肯尼亚),加强了明朝与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的远航还促进了华侨南迁,拓展了海外贸易。

李莲英(清朝)

咸丰七年(1857年)入宫,历经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他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太监,打破了“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的祖制,被封为正二品总管太监。李莲英善于揣摩慈禧太后的心思,深得宠信,甚至被称为“九千岁”。他狐假虎威,收受贿赂,但也为慈禧太后处理了许多宫廷事务,是清末宫廷权力的核心人物之一。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