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宅三要是中国传统风水学中阳宅(活人居住的房屋)风水的核心理论框架,由清代风水名家赵九峰在其著作《阳宅三要》中明确提出,指门、主、灶三大要素。其核心逻辑是:住宅的吉凶祸福主要由大门(纳气之口)、主人卧室(主人核心活动空间)、厨房灶位(饮食与健康象征)三者的五行生克关系决定,三者相生则吉(如门生主、主生灶、门生灶),相克则凶(如门克主、主克灶)。
一、门:阳宅的“气口”与纳气枢纽
门是住宅与外界连接的核心通道,犹如人的“口鼻”,负责接纳外界的气场(吉气或凶气),其吉凶直接决定全家运势的基调。关键原则包括:
开吉位:大门应开在宅子的生气、延年、天医等吉方(如坎宅开离门、震宅开兑门),具体方位需结合宅主命卦(东四命/西四命)和宅子坐向确定;
格局端正:大门需开阔、明亮、整洁,门前忌直路冲射(枪煞)、大树/电线杆遮挡、尖角(壁刀煞)等形煞,否则易导致家人运势受阻、破财伤人;
纳生旺之气:需纳入当运的“生旺之气”(如玄空风水中的“旺山旺向”),大门开在向星的旺气方,能增强宅运的稳定性;
尺寸合宜:门的高度、宽度需符合风水尺(鲁班尺)的吉数(如“财”“义”“官”等吉字对应的尺寸),避免尺寸过小(憋气煞)或过大(泄气煞)。
二、主:主人运势的核心载体(主卧/主人房)
主指主人居住的卧室(通常为男女主人房),是主人休息、恢复能量的核心空间,象征“家庭的根基”,其气场直接影响主人的身体健康、夫妻感情、财富积累。关键原则包括:
位于吉方:主卧应选在宅子的吉方(如宅主的命卦伏位、生气方),如东四命(坎、离、震、巽)选坎、离、震、巽方,西四命(乾、坤、艮、兑)选乾、坤、艮、兑方;
格局方正:卧室形状宜方正,忌缺角、异形(如三角形、多边形),否则会导致气场紊乱,影响主人情绪;床需靠实墙(有“靠山”),避免门冲、横梁压顶(“横梁煞”)、镜子对床(“镜煞”)等布局;
光线与通风:需保持充足阳光(避免阴暗潮湿)和良好通风(气流柔和,忌强风直吹),促进气场流通;
与门相生:主卧的方位(八卦属性)需与大门方向相生相比(如门在乾位属金,主卧在艮位属土,土生金),避免相克(如门在坎位属水,主卧在离位属火,水克火)。
三、灶:家庭的“财库”与健康象征(厨房/炉灶)
灶是厨房的核心设施(炉灶),象征“家庭的食禄(收入)”与“女主人的运势”,其吉凶直接关系到家人的饮食健康、财富积累。关键原则包括:
坐凶向吉:炉灶需坐在宅子的凶方(如绝命、五鬼方),但灶口(开关朝向)需朝向吉方(如生气、延年方),实现“压凶迎吉”(如灶坐坤位属土,灶口朝艮位属土,土生金,增强财气);
藏风聚气:厨房不宜开放式(避免气流直冲灶位),忌大门直冲炉灶(“开门见灶,钱财多耗”),否则易导致财气外泄;
水火平衡:炉灶(火)与水槽(水)不能紧邻或正对(避免“水火相冲”),否则会影响家人关系和睦(如夫妻争吵);
干净整洁:厨房需保持清洁、明亮,食物新鲜(避免堆积垃圾、污垢),象征“财库充盈”(脏乱的环境会导致财气流失)。
四、三者的生克关系:阳宅吉凶的核心逻辑
《阳宅三要》的精髓在于门、主、灶的五行生克协调,三者需形成“相生循环”或“比和”关系:
理想状态:门生主(大门纳来的吉气生旺主卧,如门在生气方,主卧在延年方)、主生灶(主卧生旺厨房,如主卧在伏位方,灶在生气方)、门生灶(大门生旺厨房,如门在延年方,灶在生气方),或三者位于同一吉方(比和),此时家运昌隆、人财两旺;
凶象预警:若三者相克(如门克主、主克灶),则会对相应方面造成不利影响(如门克主导致家人不和、主克灶导致财源流失),需通过风水手段化解(如调整门向、更换主卧位置、改变灶位朝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