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个立春:2025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六,星期一);
第二个立春:2026年2月4日(农历腊月十七,星期三)。
这种情况是由于农历(阴阳合历)与阳历(太阳历)的时间差导致的。农历以月相周期为基础,每月约29.5天,全年12个月约354天;而阳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基础,全年约365.24天。为协调两者差异,农历通过设置闰月(如2025年有闰六月)使全年延长至384天左右,从而可能导致农历年内包含两个立春节气。
双春年的传统预兆与说法
双春年作为传统历法现象,民间流传着多种寓意和预兆,主要分为“吉利说”与“禁忌说”两类:
1. 吉利寓意:好事成双,年景丰稔
民间普遍认为“双春双喜”,两个立春象征“好事成双”,适合大办喜事(如结婚、乔迁),寓意婚姻幸福、生活顺遂。部分地区有“一年有两春,遍地是黄金”“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的农谚,认为双春年春季气温回升较快,利于农作物生长,预示丰收。
2. 禁忌说法:“孤鸾年”与婚姻不安
也有说法将双春年称为“孤鸾年”,认为“春”代表桃花,两次立春意味着“二度春”或“第二春”,寓意婚姻不稳定,恋爱中的男女容易分手,夫妻间可能离婚。这种说法多为古人对“双春”现象的过度解读,缺乏科学依据。
3. 其他预兆:“春打五九尾”的天气与农事提示
2025年立春恰好落在“五九”最后一天(“春打五九尾”),民间有“春打五九尾,花子跑断腿”的说法,预示春天可能较为忙碌;也有“春打五九尾,喝油像喝水”的说法,认为年景较好。立春在晚上(2025年立春交节时间为22时10分),老一辈有“晚立春,倒春寒”的说法,提醒需注意春季气温波动。
需要强调的是,双春年及上述预兆均为传统历法与民俗文化的产物,并无科学依据证实其对婚姻、运势或气候的实际影响。婚姻幸福取决于双方感情基础与经营,农事收成受多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应理性看待这些说法,避免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