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与命理观念中,本命年(尤其是犯太岁之年)运势多舛,而白事属于“阴晦之事”,两者相遇可能加重自身气场的低迷感,因此一般不建议主动参加。但若涉及至亲(如父母、配偶)去世或重要长辈(如四世同堂老人)的喜丧,也可酌情参加,需注意化解不利影响。
参加白事的注意事项
1. 服饰装扮:庄重素净,规避艳丽
颜色选择:优先穿黑、白、灰等素色衣物,避免红、黄、紫等鲜艳颜色(红色与喜庆冲突,黄色易招阴气);女性避免穿暴露或花哨的服装。
配饰简化:不戴华丽首饰(如黄金、钻石)、桃木/貔貅等驱邪化煞物品(这类饰品对白事场合有反作用);可佩戴本命佛、平安符或水晶、玉石等温和饰品(需避免暴露)。
妆容与卫生:女性素颜或淡妆,不化浓妆、涂鲜艳口红;男性保持干净得体,提前洗澡换衣,避免脏乱。
2. 行为举止:严肃克制,遵守礼仪
态度恭敬:全程保持肃穆,不喧哗、嬉笑、打闹或窃窃私语;不随意谈论与丧事无关的话题(如娱乐、工作),避免 *** 家属情绪。
仪式规范:遵守当地习俗(如行三礼拜、焚香祭拜),不随意触碰遗体、祭品或供桌物品;不踩踏纸钱、跨越丧葬用品(如棺木、花圈);离开时默默离开,不向家属道别(避免打扰哀伤情绪)。
特殊禁忌:避免迟到早退(全程参与表示尊重);不参与守灵期间的娱乐活动(如打牌、玩手机)。
3. 后续化解:驱晦保运,降低影响
清洁衣物:参加后及时更换衣物、鞋子(包括内衣 *** ),用清水洗净并在阳光下暴晒3天(去除晦气);也可用盐水浸泡衣物(传统认为盐水能驱邪)。
冲喜调节:事后可多参加红事(如亲友婚礼、乔迁宴、寿宴),通过喜庆氛围冲散白事的阴晦之气,调和本命年运势。
行善积德:通过放生、捐款、做义工等方式积累善缘(“善有善报”,善行能改善自身气场,减少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