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核心是“辞旧迎新”与“祈福纳祥”,传统民俗仪式贯穿始终。扫尘是“迎春日”的重要环节,节前十天左右,家家户户清扫房屋、擦拭家具,寓意“除陈布新”,扫去旧年的晦气;贴春联以工整对偶的文字描绘美好愿景,红纸黑字的春联贴于门楣,成为节日最醒目的符号;贴福字则讲究“倒贴”,谐音“福到”,寄托对幸福的向往;守岁是除夕夜的核心活动,全家围坐守岁,共享天伦,等待新年钟声敲响,象征“岁岁平安”;拜年则是亲情的纽带,初一给长辈拜年祝寿,初二、三走亲戚看朋友,道贺“恭喜发财”“过年好”,传递浓浓的人情味。
二、特色美食盛宴:舌尖上的春节记忆
美食是春节的重要载体,各地美食各具特色。饺子是北方春节的“标配”,除夕夜全家动手包饺子,饺子形似“元宝”,寓意“招财进宝”;年糕则是南方的“甜蜜符号”,甜甜的年糕象征“年年高”,寄托对生活步步高的期望;隔年饭是北方的传统,年前烧好“二米子饭”(大米与小米混合),寓意“年年有余粮”;年夜饭则是全家团聚的重头戏,南北各有特色——北方有炖羊肉、炖猪肉,南方有腊味、海鲜,还有鱼(寓意“年年有余”)、汤圆(寓意“团团圆圆”)等吉祥菜品,每一口都饱含对家人的祝福。
三、非遗与民俗活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非遗活动是春节的“活态传承”,各地纷纷推出特色非遗活动。舞龙舞狮是更受欢迎的民俗表演,龙象征“祥瑞”,狮象征“威武”,舞龙舞狮队伍走街串巷,为家家户户送上祝福;逛庙会则是春节的“嘉年华”,庙会上有传统小吃(如糖葫芦、糖画)、手工艺品(如剪纸、泥人)、非遗展演(如京剧、杂技),热闹非凡;灯会是春节的“视觉盛宴”,各地灯会争奇斗艳,如大同古城灯会、太原古县城赏花灯会,造型各异的花灯点亮夜空,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年画则是春节的“文化符号”,如《福禄寿三星图》《钟馗赐福镇宅》等,色彩鲜艳、寓意吉祥,贴于家中增添喜庆。
四、文旅融合新体验:春节的新玩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活动融入了更多新元素。冰雪旅游成为“雪窝”城市的特色,如烟台的海阳海滨飞翔乐园首届冰雪艺术节、香岛湾首届冰雪节,游客可以体验滑雪、玩雪、看冰雕,感受冰雪的乐趣;航天体验则是科技感十足的新玩法,如烟台的海阳东方航天港新春嘉年华,有“巡游太空”“模拟火箭发射”“航天知识大PK”等活动,让游客体验科技的魅力;文艺演出则是春节的“文化大餐”,如烟台的“百花汇海”海阳大秧歌贺年会、京剧吕剧演出、亲子魔术秀等,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祈福活动则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如烟台的天后行宫、龙口南山祈福活动,游客可以挂祈福牌、点莲花灯,许下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