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通常为每年公历9月22日至24日之间)是二十四节气中昼夜平分的关键节点,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为赤道(0°),这是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从北半球回归赤道的标志性时刻。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逻辑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始终保持约23.5°的倾斜角度。春分、秋分两天,太阳直射点恰好从北半球越过赤道进入南半球,或从南半球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具体来说,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从夏至日的北回归线(23.5°N)完成南移,回到赤道,此后继续向南半球推进,直至冬至日到达南回归线。
直射赤道的地理意义
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除南北极点外)的昼夜时长几乎完全相等,均为12小时。这一现象被称为“昼夜平分”,也是“秋分”节气名称的由来(“分”即平分之意)。赤道地区全年昼夜等长,而南北半球的其他地区则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逐渐进入昼短夜长(北半球)或昼长夜短(南半球)的季节。
补充说明
秋分日的太阳直射点经度并非固定,而是取决于当天的北京时间或其他地区的地方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当地地方时12时所在的经线,例如若北京时间为秋分日17时05分,通过经度差计算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经度约为43°45′E,但这一数值会随日期和时间动态变化,而纬度始终保持在赤道。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