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节(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是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高山族(含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布农族等支系)最为典型,此外瑶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也有庆祝丰收的类似节日。
高山族:丰年祭是高山族最盛大的传统祭典,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主要流行于台湾地区的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布农族、鲁凯族、卑南族、邹族(曹族)、赛夏族、达悟族(雅美族)等支系。节期多在每年农历七八月间的秋收季节,为期610天(不同支系因种植作物成熟时间略有差异)。节日期间,各支系都会举行祭祀祖先神灵的仪式,祈求保佑农作物顺利收获、来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随后会开展聚餐、歌舞、游戏及篝火晚会等活动,其中阿美族的“牵手舞”(马力库拉)、泰雅族的竞技、排湾族的“烤小米饼占卜”、卑南族的勇士舞等都是特色环节。
瑶族:瑶族的丰年节称为“收获节”或“丰收节”,流行于广西德保等地,每年农历正月初二举行。届时全村男女老少聚集田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宰杀去年集资委托饲养的猪,分猪肉给村民;随后上山砍柴、燃起篝火,人们围坐在一起,进行对歌、跳舞等活动,庆祝丰收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基诺族:基诺族的丰年节多在农历七八月间举行,节期35天。节日期间,人们会举行祭祖仪式,感谢祖先保佑丰收;随后开展打陀螺、踩高跷、对歌等传统活动,青年男女借此机会交流情感,同时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合。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