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六月是农历为协调与公历(阳历)回归年的差异,通过“置闰”规则产生的月份。农历以朔望月(约29.53天)为基础,12个月约354天,比回归年(约365.24天)短11天左右,长期积累会导致月份与季节错乱。为解决这一问题,农历采用“19年7闰”的 *** (即在19年中插入7个闰月),使农历年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置闰的具体依据是二十四节气:农历月需包含一个中气(如雨水、春分、大暑等,位于月中),若某月无中气,则作为上月的闰月。例如,某农历月位于六月之后,且该月内仅有立秋等节气而无处暑等中气,则该月被定为“闰六月”。
主要年份列举
闰六月在历史上多次出现,以下是部分主要年份:
17世纪:1653年(癸巳年)、1664年(甲申年)、1683年(癸亥年);
18世纪:1702年(壬午年)、1721年(辛丑年)、1740年(庚申年)、1759年(己卯年)、1778年(戊戌年)、1797年(丁巳年);
19世纪:1805年(乙丑年)、1816年(丙子年)、1835年(乙未年)、1873年(癸酉年)、1892年(壬辰年);
20世纪:1911年(辛亥年)、1930年(庚午年)、1941年(辛巳年)、1960年(庚子年)、1979年(己未年)、1987年(丁卯年);
21世纪(20172093年):2017年(丁酉年)、2025年(乙巳年)、2036年(丙辰年)、2055年(乙亥年)、2074年(甲午年)、2093年(癸丑年);
后续世纪:2112年(壬申年)、2131年(辛卯年)、2150年(庚戌年)、2161年(辛酉年)、2169年(己巳年)、2180年(庚辰年)、2188年(戊子年)、2199年(己亥年)等。
近期及未来闰六月年份
2025年:本世纪第三次闰六月(前两次为2017年、2025年)。当年农历六月之后的月份(7月25日8月22日)仅包含立秋(8月7日)一个节气,无中气,故设为闰六月。此次闰六月导致2025年七夕(农历七月初七)比2024年晚19天。
未来闰六月:2036年(丙辰年)、2055年(乙亥年)、2074年(甲午年)、2093年(癸丑年)等,每间隔19年至38年不等出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