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2小时),其中六吉时是传统公认的吉利时段,对应“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六大吉星,适合开展重要活动;其余六时辰为凶时,需避免重大行动。具体对应关系如下:
子时(23:0001:00):夜半,阴气最盛、阳气初生,为一日之始,属六吉时之一,适合订婚、祈福、求子嗣等活动,但忌盖房、入殓。
丑时(01:0003:00):鸡鸣,深夜至凌晨,阴气渐退、阳气上升,属六吉时,适合祭祀、婚丧嫁娶,但不宜外出、求财。
寅时(03:0005:00):平旦,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阳气逐渐增长,属六吉时,古时为官员上早朝时段,适合开始新工作、决策,忌动土。
卯时(05:0007:00):日出,太阳升起、象征希望与新生,属六吉时,适合开始新的一天、商务活动、出行,是传统“点卯”上班的时间。
辰时(07:0009:00):食时,太阳初升、万物苏醒,属六吉时,适合吃早饭、交易、安床、赴任,忌修造动土。
巳时(09:0011:00):隅中,临近中午、阳气旺盛,属六吉时,适合酬神、开市、交易,忌出任赴职。
午时(11:0013:00):日中,太阳行至中天、阳气最盛,属六吉时,适合举行重要仪式(如婚礼、签约)、聚会,但忌午睡过长。
未时(13:0015:00):日昳,太阳偏西、午后休息时段,属六吉时,适合处理日常事务、休闲,忌重大决策。
申时(15:0017:00):晡时,下午茶时段、阳气渐退,传统认为属吉时,适合观光游玩、结交好友,忌借贷、讨债。
酉时(17:0019:00):日入,太阳落山、天色渐暗,传统认为属吉时,适合婚嫁、添丁、准备晚餐,忌探病、诉讼。
戌时(19:0021:00):黄昏,夜晚开始、月亮升起,传统认为属吉时,适合读书、创作、静心修养,忌聚会、宴席。
亥时(21:0023:00):人定,夜深人静、人们准备休息,传统认为属凶时,不宜进行重要活动,宜安寝。
二、常见吉时口诀参考
民间流传的“十二吉时口诀”(如“一子二丑三寅午,四卯五辰六巳无;七午八未九申酉,十戌十一亥为吉”),虽版本略有差异,但核心均强调子、丑、寅、午、卯、辰、巳、未、申、酉、戌、亥等时辰为吉,需结合当日黄历(如“青龙”“明堂”等吉星标注)确认具体吉时。
三、现代吉时选择建议
现代吉时选择多结合个人八字(出生年月日时)与活动性质:
名字喜木者,早上(寅时、卯时)精力旺盛,适合做创造性工作;
名字喜火者,中午(巳时、午时)阳气充足,适合社交、决策;
名字喜金者,黄昏(申时、酉时)金气旺盛,适合理财、签约;
名字喜水者,晚上(亥时、子时)水气旺盛,适合反思、休息。
需注意的是,传统吉时观念多为文化传承,实际应用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