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墓风水的本质是通过形势(山、水、格局)与理气(藏风聚气、阴阳平衡)的结合,为逝者提供安息之地,同时祈求对后代子孙的运势庇佑。其选择需围绕“龙脉、明堂、水势、朝向、环境”五大核心要素展开,同时规避常见禁忌。
一、公墓大环境:龙脉与格局的基础要求
1. 龙脉辨识:背山靠山,龙气旺盛
公墓需依托主山(太祖山)、少祖山、父母山的层层环抱,形成“龙脉延续”的格局。主山宜高大雄伟、植被茂密,象征“家族根基稳固”;少祖山需衔接主山与父母山,过渡自然;父母山则紧邻墓穴,为“直接靠山”。避免选择“孤山”(四周无群山庇护)或“过山”(山形继续向前延伸,龙气未聚),此类山势无法凝聚生气。
2. 整体格局:协调有序,气场稳定
公墓整体应呈现“整齐、和谐”的布局,避免杂乱无章。道路、绿化、墓穴排列需有条理,给人“安定感”。若格局混乱(如墓穴朝向不一、道路曲折),则气场紊乱,不利于风水凝聚。
二、穴位选择:藏风聚气的核心技巧
1. 避开极端位置
避免选在公墓更高处:山顶风大,易散气,不符合“藏风聚气”的要求;
避免选在边边角角或围墙墙根:此类位置气场闭塞,无法承接龙气;
避免选在后排贴近山壁:易受“淋头水”(雨水沿山壁冲刷)或“射穴水”(山壁渗水)侵害,后代易伤丁、破财。
2. 寻找龙气聚集处
龙气沿山脉走向运行,需选择“龙气能行到的方位”(如山脉转折处、山势放缓处)。可通过观察植被密度(植被茂密处龙气更旺)、土壤颜色(黄土优于黑土)判断龙气强弱。
三、明堂与水口:气运流通的关键
1. 明堂要求:宽阔明亮,无遮挡
明堂是墓穴前方的开阔区域(如公墓入口处或墓穴前小广场),需满足“宽敞、平坦、无障碍物”(如大树、建筑、高压线)。若明堂狭窄或有遮挡,会阻碍“气运流入”,影响后代运势。
2. 水口判断:关拦有情,聚财聚气
水口分为“来水口(天门)”与“去水口(地户)”:
来水口需“广大、平稳”(如河流蜿蜒流入),象征“财源广进”;
去水口需“紧凑、有遮挡”(如水口处有山丘、桥梁),象征“财不外泄”。
避免选择“直水”(水流直冲墓穴)、“牵牛水”(穴前小沟水流直去),此类水形易导致后代损丁破财。
四、朝向与立向:阴阳平衡的法则
1. 主流朝向:坐北朝南
符合“负阴抱阳”的风水理念,阳光充足,可平衡阴阳,避免冬季寒风侵袭。适合大部分地区(尤其北方)。
2. 结合龙脉与水势调整
需根据公墓具体龙脉走向(如龙脉从东方来)调整朝向,选择“旺山旺向”(如当前九紫离火大运,丁山癸、午山子为旺向),以增强“丁财贵”运势。立向时需避开“空亡线度”(如某些角度会导致后人败退)。
五、周边环境:和谐有序的辅助
1. 绿化适中:避免过密或过疏
周边需有适量绿化(如松柏、杉树),可吸纳生气、净化环境。但需避免树木离墓穴过近(根系会骚扰棺木),影响后代安宁。
2. 规避不利建筑
避免墓穴附近有高压线、桥梁(尤其是直冲墓穴的桥梁)、工厂、火窑等。高压线磁场会干扰气场;桥梁若在15米内且与墓穴成直线,会形成“冲煞”(左方为“龙吞人”,右方为“虎得食”)。
六、公墓风水需规避的核心禁忌
忌淋头水/射穴水:后排墓地贴近山壁,易受雨水或山壁渗水侵害;
忌牵牛水:穴前小沟水流直去,导致后代损丁破财;
忌边边角角/围墙根:气场闭塞,无法承接龙气;
忌高压线/强磁场:干扰墓地气场,影响后人运势;
忌空亡线度:导致后人败退、运势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