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在传统习俗中被视为“忌日”,通常不建议作为成婚吉日
一、传统习俗中的“忌日”依据
正月十三在民间被称为“杨公忌日”或“忌”,起源有两种主要说法:一是纪念北宋名将杨继业十三子接连去世的悲剧,二是源于“忌”的传说(十三子每月死一个,正月十三为最后一个儿子去世之日)。这些传说让正月十三被贴上“凶日”标签,民间认为此日不宜举办婚礼、动土、远行等重要活动,以免招致厄运。
二、传统禁忌中的“不结”习俗
多个传统习俗明确提到“正月十三不结”(不婚嫁)。例如,“1不结”的说法直接指出正月十三不宜婚嫁,认为此日天地磁场不稳,会影响婚姻和谐;“3不嫁”的禁忌也将正月十三纳入其中,强调婚姻大事需择吉而行,避免选择此类“忌日”。
三、现代黄道吉日的参考情况
从现代黄道吉日查询来看,2025年正月十三(公历2月10日)在部分黄历中被标注为“宜嫁娶”,但这与传统习俗存在冲突。需注意的是,黄道吉日的确定需结合双方生辰八字、当地民俗等因素综合判断,并非仅依赖传统禁忌。
综上,正月十三在传统认知中是“忌日”,不适合成婚;但现代部分黄历可能将其列为吉日,新人若选择此日结婚,建议结合传统习俗与个人实际情况,兼顾文化传承与个人意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