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煞日(又称“红沙日”“红砂日”)是中国传统择日学中的大凶之日,被视为结婚、搬家、建房、出行等重要活动的禁忌日期。
1. 红煞日的具体日期规律
红煞日的判定基于干支历月份(以节气为界限,而非农历初一),核心口诀为:
“四孟金鸡四仲蛇,四季逢丑是红沙”(“金鸡”指酉,“蛇”指巳,“丑”指牛)。具体对应关系为:
孟月(各季首月,如春季寅月、夏季巳月、秋季申月、冬季亥月):忌酉日;
仲月(各季次月,如春季卯月、夏季午月、秋季酉月、冬季子月):忌巳日;
季月(各季末月,如春季辰月、夏季未月、秋季戌月、冬季丑月):忌丑日。
2. 红煞日的形成原因
红煞日的起源与先天数四冲及星象学说相关:
先天数四冲:子午数九、卯酉数六相加得三十,自子顺行至三十对应巳日(四仲月正煞);寅申数七、巳亥数四相加得二十二,对应酉日(四孟月正煞);辰戌数五、丑未数八相加得二十六,对应丑日(四季月正煞);
星象与五行:红煞日对应“破碎煞”(从月上选日),破碎煞五行属丁火,而红色在五行中也代表火,故被称为“红煞”。
3. 红煞日的民间禁忌
民间流传多首禁忌民谣,概括了红煞日的“凶兆”:
“起屋犯红沙,百日火烧家”(建房易引发火灾);
“嫁娶犯红沙,一女嫁三家”(婚姻易破裂);
“出行犯红沙,必定不还家”(远行可能有意外);
“得病犯红沙,必进家”(病情易加重)。
4. 红煞日的“凶煞”属性解读
红煞日的“凶”本质是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风险规避:
传统术数认为,红煞日阴阳失衡、五行冲突,易招致血光、横祸或不顺;
民俗中,红煞日提醒人们在重要事务中保持谨慎,避免因疏忽引发不良后果。
你可能想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