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又被称为什么

admin

正月初一作为农历新年的首日,自古以来便有多个富含文化寓意的别称,集中体现了古人对“开始”“开端”的重视:

1. 元旦:原名“元旦”,“元”指“头”“开始”,“旦”代表“日子”,合指“一年的之一天”。这一称呼延续至辛亥革命后,因推行公历才逐渐被“春节”取代,但仍是正月初一最经典的古称。

2. 元日:出自《尚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意为“正月初一”,强调其为农历正月的首日,是传统历法中“年”的起点。

正月初一又被称为什么

3. 三元:“元”为“始”,“三元”指“年之始、春之始、月之始”。古人认为正月初一是一年、春季、正月三个重要周期的开端,寓意万象更新。

4. 三朝:“朝”指“早晨”或“开始”,“三朝”意为“岁之朝(一年的开始)、月之朝(春季的开始)、日之朝(一天的开始)”,凸显其在时间维度上的根本性。

5. 元朔:“朔”是农历每月初一(无月光的日子),“元朔”即“之一个朔日”,标志着农历新月的诞生,也是正月初一的标志性称谓。

6. 上日:“上”有“首要”“开始”之意,“上日”即“一年的之一天”,强调其在年度时间序列中的首要地位。

7. 正朝:“正”指“正月”,“朝”指“开始”,“正朝”即“正月的之一天”,是农历新年正式启动的标志。

8. 三朔:“朔”为“初一”,“三朔”意为“年、月、日的初一重合”,进一步强化了正月初一作为“开端”的多重意义。

9. 三始:“始”指“开始”,“三始”与“三朝”同义,指“年、月、日的开始”,是古人对正月初一时间属性的经典概括。

这些别称不仅承载着古人对时间的哲学认知,也融入了“辞旧迎新”“祈福纳祥”的节日文化内核,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年”文化的重要符号。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