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饮食常识是错误的

admin

“吃素比吃肉健康”:长期纯素食可能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引发代谢紊乱、免疫力降低等问题。荤素搭配、均衡饮食(如适量摄入鱼、禽、蛋、奶等优质蛋白)才是健康选择。

“喝骨头汤能补钙”:骨头中的钙主要以羟磷灰石形式存在,难以溶解到汤中,汤里的钙含量极低(远不如牛奶)。汤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脂肪和嘌呤,长期大量饮用反而可能增加肥胖、痛风风险。

“豆浆可以替代牛奶”:豆浆和牛奶虽均为优质蛋白来源,但豆浆的钙含量(约10mg/100ml)远低于牛奶(约100mg/100ml),且缺乏维生素A、D等脂溶性维生素。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低乳糖奶,而非用豆浆完全替代。

有些饮食常识是错误的

“土鸡蛋比洋鸡蛋更有营养”:土鸡蛋(散养鸡所产)与洋鸡蛋(笼养鸡所产)的营养素含量(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差异极小。土鸡蛋的脂肪含量略高(因散养鸡吃更多昆虫、油脂),但洋鸡蛋的营养更稳定。

“喝鲜榨果汁能代替吃水果”:榨汁过程会破坏水果中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尤其是果胶),导致营养流失。果汁中的糖分更易被人体吸收,过量饮用可能引起血糖波动、肥胖(如1杯苹果汁的糖分≈2个苹果)。

“清淡饮食就是多吃素少吃肉”:清淡饮食的核心是“少油、少盐、少糖”,而非完全戒肉。鱼、虾、去皮禽肉等高蛋白、低脂肪肉类是优质蛋白来源,适量摄入有助于维持肌肉量、增强免疫力(如老年人每天需摄入150g左右肉类)。

“喝粥能养胃”:粥是易消化食物,长期大量饮用会减弱胃的消化功能(“用进废退”)。对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粥可能 *** 胃酸分泌,加重病情(如胃溃疡患者喝粥可能延缓溃疡愈合)。

“汤煲得越久越营养”:汤煲得越久,嘌呤(核苷酸代谢产物)含量越高,易诱发痛风(尤其是嘌呤代谢异常者)。汤中的蛋白质仍主要存在于食材中(如鸡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0%,而鸡汤中仅约1%~2%),喝汤更要吃肉。

“代糖食品可以放肆吃”:代糖(如阿斯巴甜、赤藓糖醇)虽热量低,但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平衡(如导致有益菌减少),甚至增加食欲(因代糖的甜味 *** 大脑,反而想吃更多甜食)。代糖食品不能等同于“健康食品”,仍需控制量。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