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五虎上将是哪些人 五虎上将有谁

admin

五虎上将,又称五虎、五虎大将、五虎将、五虎臣,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五位核心名将的合称。这一称号并非正史《三国志》所载,而是后世通过文学作品、民间传说逐渐形成的文化符号——陈寿在《三国志》中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五人并列合为一传(《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因五人均为蜀汉建立与稳定立下赫赫战功,后世遂将其合称为“五虎上将”。

五虎上将的具体成员及简要事迹

1. 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蜀汉五虎上将之首。早期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辗转各地征战,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并称“万人敌”。刘备称汉中王后,关羽率军围攻襄樊,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欲迁都以避其锐。后因东吴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刘禅时期追谥“壮缪侯”,后世逐渐被神化,尊为“关公”“武圣”。

搜索五虎上将是哪些人 五虎上将有谁

2. 张飞(?221年):字益德(一说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五虎上将之次。早期与关羽追随刘备,以勇猛著称。长坂坡之战中,张飞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喝退曹军,保护刘备脱险;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义释严颜,收服川蜀民心;汉中之战中,于宕渠击败张郃,平息巴西郡祸乱。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刘禅追谥“桓侯”,庙宇主要分布于阆中。

3.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五虎上将中唯一两朝元老(跟随刘备时间仅次于关羽、张飞)。早期跟随公孙瓒,后转投刘备,以忠诚与勇猛闻名。长坂坡之战中,赵云单骑救主,怀抱刘禅突出重围;汉水之战中,他率数十骑冲入曹军阵中,救出黄忠,被刘备赞为“一身是胆”。官至镇东将军,封永昌亭侯,病逝于建兴七年(229年),刘禅追谥“顺平侯”。民间尊其为“虎威将军”,道教称“南宫辅佐真君”,台湾尊为“赵圣帝君”。

4. 马超(176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五虎上将之一。少年成名,曹操多次征召均被拒绝。曹操治兵关中时,马超联合韩遂等诸侯反抗,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后依附汉中张鲁。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率军投降,合围成都,加速刘璋投降;汉中之战后,尊刘备为汉中王。蜀汉建立后,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章武二年(222年)病逝,刘禅追谥“威侯”。庙祠分布于成都、汉中等地,正统道藏封其为“马超元帅护羌神”。

5. 黄忠(?220年):字汉升,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五虎上将之一。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降刘备,随军入川作战。汉中之战中,黄忠于定军山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曹操留镇汉中的主帅),为蜀汉夺取汉中奠定关键基础。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去世,刘禅追谥“刚侯”。虽未单独建立庙宇,但民间多将其与关羽、张飞等并列祭祀。

五虎上将的历史演变与民间影响

《三国演义》作为古典名著,对五虎上将的故事进行了艺术加工,使其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早期版本(如黄正甫本)中五虎顺序为“关张马黄赵”,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的通行版《三国演义》将其改为“关张赵马黄”,这一顺序成为后世更流行的版本。五虎上将的事迹通过戏曲、评书、小说等民间艺术形式广泛传播,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赵云的“忠诚”、马超的“少年英雄”、黄忠的“老当益壮”成为民间推崇的品质。

你可能想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