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一月(正月)并非绝对不能结婚,但传统习俗中对其有诸多忌讳
传统民间认为正月结婚存在“不吉利”的说法,主要源于以下几点:一是“抬头红”忌讳,古人认为正月是太岁刚经历轮值替换的月份,结婚会“触犯”太岁,导致“太岁压头”,不利于儿孙后代;二是“冥婚”关联传说,旧时认为阴间的正月是“放假月”,冥界与阳间相通,此时结婚可能招惹阴间“干扰”,影响婚姻运势;三是“妨害家庭”的说法,传统俗语有“正不娶,腊不订”,认为正月娶媳妇会“妨公婆”(对公婆健康或运势不利),不利于夫妻白头偕老。正月是春节假期,人们多忙于走亲访友、阖家团聚,筹备婚礼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也是现实因素之一。
正月结婚的主要讲究
1. 严格挑选黄道吉日:需避开凶煞日(如月厌日、厌对日)、杨公忌、十恶大败日等传统不吉日,优先选择“宜嫁娶”的日子。同时要考虑“不将日”(干支比和的日子),避免冲克男女双方命理。例如2025年正月,正月初六(立春)、正月十五(元宵节)等日子因“双春年”(一年中有两个立春)或节日喜庆,被视为较吉利的结婚日期。
2. 避开与双方生肖相冲的月份或日子:若新人或双方父母生肖与正月(寅月)相冲(如申猴、酉鸡),需调整婚期,避免生肖相冲带来的不利影响。
3. 遵循传统嫁娶方位禁忌:需提前测算喜神、福神、贵神方位,迎亲时车头朝向喜神方位,新娘上下车、拜堂时面向喜神方位,以迎合吉神庇佑。例如甲己日喜神在艮方(东北),乙庚日喜神在乾方(西北),需根据当日天干调整。
4. 兼顾现实因素:正月期间亲友多在休假,需提前邀请并确认宾客出席时间;同时合理安排婚礼流程,避开春节高峰(如正月初一、初二),选择假期中相对宽松的日子(如正月初五、初六),方便宾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