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小故事 仙人指路

admin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天赋异禀的神童:两岁能识文断字,四岁便能舞枪弄棒,被视为当地的奇才。命运却对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他参加科举考试屡屡失意,后来又因擂台比武时负伤,最终连经商都蚀光了所有本钱,彻底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境地。

万念俱灰的神童决定前往黄山寻师访仙,希望能找到一丝转机。他翻越千峰万壑,走遍了黄山的每一个角落,却连一个药农、樵夫的踪影都没见到。饿了就吞食野果,冷了就披着树皮树叶御寒,渐渐地,他变得骨瘦如柴,最终昏倒在一条偏僻的山路旁,奄奄一息。

不知过了多久,一位身背蔑篓、脚着山袜芒鞋的老人路过,发现了昏迷的神童。老人将他救醒,耐心询问了他的经历。得知神童的遭遇后,老人哈哈一笑,语重心长地说:“你怎么聪明反被聪明误呢?这世上哪有什么神仙?与其在这里浪费生命,不如回家找个力气活干,至少能养活自己,免得把命丢在这荒山野岭喂豺狼虎豹。”说完,老人还从蔑篓里拿出一些野果,递给神童路上充饥。

成语小故事 仙人指路

神童听了老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便千恩万谢地告别了老人。可刚走没多远,他突然醒悟过来:“我跑遍了整个黄山,连个人影都没见过,这位老人怎么可能不是仙人呢?”想到这里,他立刻回头追赶老人,追上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老人指点成仙得道的道路。

老人见神童执迷不悟,叹了口气说:“我哪里是什么神仙?其实我也是个普通人。前半生被名利二字迷住了双眼,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家破人亡,这才看破红尘,隐居在这黄山之中。”神童半信半疑,但见老人气宇轩昂、仙风道骨,依然不肯放弃,继续恳求老人收他为徒。

就在这时,老人突然化作一块高大魁伟的巨石,矗立在山巅之上。神童又惊又喜,赶紧跑到巨石前,恭恭敬敬地叩拜了数百次。忽然,巨石中传来一阵清晰的声音:“踏遍黄山没见仙,只怪名利藏心间。劝君改走勤奋路,包你余生赛神仙。”神童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老人是想让他明白:沉迷于名利只会让人迷失方向,只有脚踏实地、勤奋努力,才能过上真正的好日子。

后来,神童听从了“仙人”的告诫,回到了家乡。他不再追求虚无缥缈的名利,而是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作。几年后,他不仅成家立业,还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成为了当地受人尊敬的勤劳致富的典范。

清人曹来复曾写下一首诗,记录了这个故事:“世事多乖错,投足皆模糊。请君(仙人指路石)出山去,到处指迷途。”意思是说,“仙人指路”石就像一位无声的老师,时刻提醒着世人:不要被名利蒙蔽双眼,要走勤奋踏实的人生道路。

如今,黄山云谷寺至皮篷路口仍有一块著名的“仙人指路石”,它的形状恰似一位身着道袍的仙人,一手举起,仿佛正在为游客指引通往皮篷的路。这块石头不仅因为奇特的外形闻名,更因为背后的故事,成为了黄山景区中极具教育意义的景点之一。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