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规划:明确需求与风格,避免后期返工
装修前需先梳理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如是否有小孩、老人,是否经常在家做饭),明确核心需求(如收纳空间、功能分区),并制定合理预算(建议将费用分配至设计、材料、施工、家具等环节,预留10%15%的备用金)。风格选择要兼顾实用性与个人喜好,避免盲目跟风(如小户型适合现代简约、北欧风,大户型可选择新中式、轻奢风),确保风格统一。
二、主体拆改:确保安全,不破坏房屋结构
拆改前必须查看原房屋结构图,严禁拆除承重墙、梁、柱(承重墙是房屋的核心支撑,拆除会导致结构不稳定,甚至危及整栋楼安全)。非承重墙可适当调整,但需与物业沟通确认。拆改后需对墙面、地面进行修补(如填补孔洞、打磨平整),为后续施工打好基础。
三、水电改造:隐蔽工程,质量决定后期使用
水电是“看不见的工程”,需特别注意:
材料选择:电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铜线(如BV线),水管用PPR管(耐高温、不易老化);
布局规范:强弱电分开敷设(避免信号干扰),电线管需用管卡固定(间距不超过80cm),水管需做打压测试(压力保持在0.8MPa,持续30分钟无渗漏);
插座预留:客厅沙发两侧预留带USB的插座(方便手机充电),厨房台面预留多个插座(用于小家电),卫生间台面预留防水插座(用于吹风机、电动牙刷)。
四、防水工程:重点区域,杜绝渗漏隐患
防水需重点处理卫生间、厨房、阳台(尤其是卫生间,墙面防水需做到1.8米高,避免淋浴时水渗到墙面)。施工时,地面需先做找平(误差不超过2mm),再涂刷防水涂料(至少2遍,涂刷方向相互垂直),待干燥后做24小时闭水试验(水面高度不低于2cm,观察楼下对应位置无渗漏)。
五、地面与墙面:平整度与细节决定美观
地面:铺砖或铺地板前需做找平(如水泥砂浆找平),确保地面平整(误差≤2mm);瓷砖铺贴需用瓷砖胶(避免空鼓),留缝12mm(用专业美缝剂填充,防止藏污);地板需选择防潮性能好的材质(如实木复合板,比实木地板更易保养,避免起翘变形)。
墙面:基层处理要到位(如刮腻子前需清理墙面灰尘,腻子需刮23遍,每遍干燥后打磨平整);乳胶漆施工需注意环境湿度(避免在潮湿天气施工,防止发霉),涂刷均匀(避免流坠、色差);瓷砖粘贴需检查空鼓(用小锤轻敲,空鼓面积不超过5%为合格)。
六、木工与吊顶:材质与工艺避免变形
木工活需注意木材的含水率(应≤12%,避免后期因湿度变化变形),衣柜、橱柜的板材需选择环保的生态板或颗粒板(避免甲醛超标)。吊顶不建议做复杂造型(如多层叠级吊顶),会增加清洁难度且压低层高(普通住宅建议做简单的石膏线或吸顶灯,更显宽敞)。
七、门窗与细节:实用性与密封性兼顾
门窗:选择断桥铝或铝合金材质(保温、隔音效果好),五金配件(如合页、把手)需选质量好的(如不锈钢材质,不易生锈);门窗安装需密封严实(用发泡胶填充缝隙,避免漏风、漏雨);
细节处理:阴阳角需做圆弧处理(避免碰撞受伤),踢脚线需与墙面贴合紧密(防止藏污),开关插座与墙面缝隙需用腻子填补(避免露出毛边)。
八、环保与安全:健康与实用并重
材料选择:优先选环保材料(如E1级板材、无甲醛乳胶漆、瓷砖放射性达标),避免使用劣质材料(如含大量甲醛的密度板、含放射性物质的石材);
通风换气:装修后需通风36个月(打开窗户、使用风扇加速空气流通),降低甲醛、苯等有害气体浓度;也可放置绿植(如绿萝、吊兰)或活性炭(吸附有害气体);
安全防护:电线需穿PVC管(避免 *** ,防止触电),插座需装漏电保护器(避免漏电事故);厨房需安装油烟机(避免油烟积聚,影响健康),卫生间需安装防滑地砖(避免老人、小孩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