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纪年法需确定年、月、日、时四柱的干支组合(如“甲寅年、乙卯月、丙辰日、丁巳时”)。其中,“时”的干支需结合出生时辰推算,以下步骤先解决年、月、日的干支查询。
二、年干支查询 ***
1. 简便算法(适用于公元后年份)
天干计算:公元年份数的个位数对应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0、辛1、壬2、癸3)。例如2025年,个位数是5,对应天干“戊”;2023年个位数是3,对应“癸”。
地支计算:公元年份除以12,取余数对应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例如2025÷12=168余9,对应地支“申”;2023÷12=168余7,对应“卯”。
结果组合:2025年为“戊申年”,2023年为“癸卯年”。
2. 工具查询
直接通过万年历书籍(如《最新实用民俗万年历大百科》)或在线万年历工具(如“中国万年历官网”“百度万年历”),输入公历年份即可快速获取干支。
三、月干支查询 ***
需先确定年干(可通过上述年干支查询得到),再根据“五虎遁”口诀推算正月干支,后续月份依次递推:
五虎遁口诀: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岁首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戊癸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
举例说明:2025年为“戊寅年”(年干“戊”),根据口诀“戊癸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正月干支为“甲寅”;二月为“乙卯”,三月为“丙辰”,依此类推。
四、日干支查询 ***
1. 公式计算(精确但复杂)
需用到世纪数、年份后两位、月份、日数,公式为:
( G = 4C + lfloor C/4 rfloor + 5y + lfloor y/4 rfloor + lfloor 3(M+1)/5 rfloor + d
3 )
( Z = 8C + lfloor C/4 rfloor + 5y + lfloor y/4 rfloor + lfloor 3(M+1)/5 rfloor + d + 7 + i )
其中:( C )为世纪数(如2025年为21世纪,( C=20 ));( y )为年份后两位(2025年( y=25 ));( M )为月份(112,1月、2月按上一年的13月、14月计算);( d )为日数;( i )为奇偶调整(奇数月( i=0 ),偶数月( i=6 ))。
计算( G )除以10的余数为天干序数(甲1、乙2……癸10),( Z )除以12的余数为地支序数(子1、丑2……亥12)。例如2025年1月1日(换算为2024年13月1日),代入公式得( G=47 )(余7,天干“庚”),( Z=213 )(余9,地支“申”),故日干支为“庚申日”。
2. 工具查询
更便捷的方式是使用万年历工具(如“八字排盘”“每日运势”类APP),输入公历日期即可获取日干支。
五、时干支查询 ***
需先确定日干(可通过上述日干支查询得到),再根据“五鼠遁”口诀推算子时干支,后续时辰依次递推:
五鼠遁口诀: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处发,壬子是正途。
举例说明:若日干为“戊”(如2025年1月1日为“庚申日”,日干“庚”),根据口诀“丁壬庚子居”,子时干支为“庚子”;丑时为“辛丑”,寅时为“壬寅”,依此类推。
注意事项
干支纪年以立春为岁首(而非正月初一),部分传统命理或民俗场景需注意区分;
月份干支以节气为界(如正月从立春开始,二月从惊蛰开始),而非农历初一;
时辰干支固定为2小时一换(子时23:001:00,丑时1:003:00等),需准确对应出生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