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手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扒手

admin

扒手,汉语词语,拼音为“pá shǒu”,核心含义是“偷窃他人随身财物的人”,是“小偷”的常见别称。其江湖黑称有“老荣”,通俗俗称包括“三只手”“梁上君子”“偷儿”“摸包儿”,部分地区的方言中亦称其为“小吕”。

扒手的主要特征

1. 作案场所集中:多选择公交车上、火车站、商场、闹市、短途客车、街边道路等人流拥堵、人员密集的区域,利用环境混乱、受害者注意力分散的特点实施盗窃。

扒手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扒手

2. 作案目的明确:以非法窃取他人财物为核心目标,主要针对手机、钱包、项链、手链、现金等体积小、价值高的物品。

3. 行为隐蔽性强:擅长通过遮挡视线(如用报纸、雨伞、塑料袋、大包作掩护)、贴近受害者(故意紧挨或碰撞)、分散注意力(如搭讪、假装问路、扔零钱)等方式掩盖盗窃动作,作案过程往往快速且不易被察觉。

扒手的常见作案手法

1. 刀片割窃:使用锋利的剃须刀片划破乘客的外衣口袋、裤子口袋或箱包,偷走钱包等财物,熟练者甚至能不留明显痕迹。

2. 镊子夹取:冬季衣物较厚时,用2030厘米长的铁质长镊子(前端有齿)夹取手机、钱包,部分新手会用双面胶增强粘附力。

3. 徒手扒窃:在人群拥挤时,直接伸手进入目标的口袋、背包或衣袋,偷走现金、手机等物品,常伴随推搡、挤压等动作分散注意力。

4. 团伙配合:多人协同作案,如一人故意撞人吸引注意力,另一人趁机剪断项链、偷钱包;或在公交车上假装“抢门”,同伙趁机拎走乘客的项链。

5. 拎包盗窃:骑电动车故意与目标电动车刮擦,转移受害者注意力,同伙趁机拎走其放在车篮里的包或财物,多针对女性目标。

扒手的识别技巧

1. 看神色:扒手寻找目标时,眼神多停留在他人的衣兜、皮包、背包上,锁定目标后会环顾四周确认环境,作案时因紧张可能出现两眼发直、脸色时红时白等异常表情。

2. 观举止:扒手会在人群中频繁窜动,选定目标后紧紧尾随,趁拥挤时用胳膊、手背试探目标的衣兜深度,或故意制造拥挤(如推搡、挤压)寻找下手机会。

3. 识衣着:部分扒手衣着光鲜、打扮入时(如穿品牌服装),或携带反常规物品(如晴天带伞、夏天穿长袖藏镊子、夹着空塑料袋),团伙作案者衣着风格往往相似。

4. 听语言:扒手之间常用黑话沟通,如将“掏包”称为“背壳子”“找光阴”,“上车行窃”称为“上车找光阴”,“上衣兜”称为“天窗”,“裤兜”称为“地道”,“妇女裤兜”称为“二夹皮”。

你可能想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