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的禁忌 白露早寒露迟后面是什么

admin

秋季神经兴奋易导致食欲骤增,需防止饮食过量。进补应遵循“虚者补之”原则,避免无病进补或虚实不分滥补;少吃冷饮(易诱发哮喘)、高盐食物(如咸菜、酱菜)、辛辣之品(辣椒、生姜等)、含气饮料(汽水、啤酒)及凉茶(加重秋燥);禁烟限酒(吸烟诱发疾病,饮酒助火生痰)。宜选择食补,如白菜、萝卜、莲藕等搭配鱼、肉做汤,或食用利尿解热的寒凉水果。

2. 起居禁忌:杜绝睡眠紊乱

寒露起宜早睡早起,早睡顺应 *** 收藏,早起舒达阳气,可减少血栓形成;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全身,预防血栓。需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受寒感冒),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种植绿叶花卉净化空气。

寒露节气的禁忌 白露早寒露迟后面是什么

3. 穿衣禁忌:停止“秋冻”,重点护足

进入寒露后不能再“秋冻”,需注意足部、脚踝及腰部保暖。俗话说“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夏季凉鞋应及时收起,避免“寒从足生”;选择长筒袜等保暖鞋袜,防止凉气侵入。

4. 情绪禁忌:避免闭门抑郁

寒露后日光照射减少、天气转冷,加上风起叶落、景物萧条,易引发凄凉感与忧郁心情。需通过登山、慢跑、散步、练太极拳等方式调节精神,培养乐观豁达心态,减缓秋令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5. 运动禁忌:避免强度过大

可选择温和的运动项目(如散步、爬山、太极拳),长期坚持能增强心肺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否则会耗气伤阴,加重身体疲惫感,不利于恢复。

6. 农事禁忌:忌刮风与霜冻

对农民而言,寒露时最忌刮风(谚语“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刮风会导致地里庄稼遭殃;也忌霜降(谚语“寒露有霜,晚谷受伤”),霜会冻伤晚秋收割的稻谷。

“白露早寒露迟”后面的内容

“白露早寒露迟”的常见下一句是“秋分种麦正当时”(部分地区因气候差异调整为“秋分种荞麦正当时”)。这句农谚反映了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一带的小麦种植规律:白露时节种麦过早(气温尚高,麦苗易旺长,抗寒能力弱,冬季易受冻害);寒露时节种麦过晚(气温下降快,土壤温度低,麦苗发芽生长缓慢,难以形成壮苗,来年生长发育滞后);而秋分时节的气候条件(气温适中、土壤温度适宜)最适合小麦播种,能确保麦苗在入冬前达到壮苗标准,增强抗寒能力,为来年丰收奠定基础。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