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节的由来是什么 妇女节的风俗有哪些

admin

国际劳动妇女节(全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的起源与发展,与20世纪初全球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紧密相连: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女性为反抗工业革命中的非人道工作环境(如12小时工作制、低薪)、争取政治权利(如选举权),发起了一系列 *** 与 *** 。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服装纺织女工举行首次 *** ;1908年3月8日,15000名纽约妇女提出“面包和玫瑰”口号(面包象征经济保障,玫瑰象征生活质量),要求缩短工时、提高工资、禁止童工及获得选举权。

1910年8月,丹麦哥本哈根召开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德国革命家克拉拉·蔡特金提出“将每年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的倡议,旨在团结全球妇女争取平等权利,获得17个国家代表一致支持。1911年3月8日,奥地利、丹麦、德国等国首次举办国际妇女节活动,标志着这一节日正式确立。

妇女节的由来是什么 妇女节的风俗有哪些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中,彼得格勒妇女举行 *** ,提出“面包与和平”口号,推动了沙皇专制统治的结束,也进一步强化了妇女节的政治意义。194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务院规定,每年3月8日为妇女节,纳入法定假日。

二、妇女节的风俗

妇女节的庆祝方式随时代发展不断演变,核心始终围绕“平等、尊重、关爱”主题,涵盖以下几类:

1. 献花与礼物传递温暖:意大利男性向女性赠送黄色含羞草(象征女性力量与团结);俄罗斯男性为女性准备鲜花(郁金香、玫瑰)、巧克力,并主动承担家务;国内企业向女性员工发放礼品卡、鲜花,家庭中子女为母亲准备惊喜。

2. 文化符号与艺术表达:紫色丝带作为全球通用符号,代表尊严与正义,常见于衣领、社交媒体头像;韩国首尔举办女性导演作品展,印度通过街头壁画描绘女性英雄故事,以艺术形式传递女性声音。

3. 官方与公共活动:联合国每年设定主题(如2024年“投资于妇女:加速进步”),各国发布性别平等报告或新政策;表彰杰出女性(如中国“全国三八红旗手”、冰岛“平等工资认证”企业),推动性别平等进程;巴黎埃菲尔铁塔、纽约帝国大厦等标志性建筑点亮紫色灯光,悉尼歌剧院投影女性权益标语,营造节日氛围。

4. 职场与校园推动平等:谷歌、微软等企业公布性别薪酬差距数据,承诺增加女性高管比例;学校开展“家务体验日”(日本小学男生学习烹饪、缝纫)、公益市集(非洲肯尼亚学校销售手工艺品资助失学女童),培养性别平等意识。

5. 个人可参与的日常行动:支持女性经济赋权(购买女性创办的企业产品、为女童教育项目捐款);参与线上讲座(公益组织提供的职场性别沟通课程),提升自身与他人的性别平等认知。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