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农历八月初二(公历8月20日)的黄历信息显示,当日为黄道吉日,值神为司命,适宜开展祭祀、扫舍等活动。但需注意,黄道吉日仅代表传统意义上的“吉利时段”,提车是否顺利还需结合个人生肖、车辆信息核对、验车细节等因素综合判断。例如,若车主属相与当日冲煞(如部分日期冲猴、冲鸡等)相冲,或车辆存在未发现的瑕疵,仍可能影响提车体验。农历八月初二可作为提车的参考吉日,但需进一步完善验车及手续流程。
提新车15个注意事项
一、提车前基础准备
1. 确认车辆信息:核对订单上的车型、配置、颜色与实车一致,重点检查VIN码(车辆识别号码)、发动机号与合同上的信息相符,避免“货不对板”。
2. 检查生产日期:车辆铭牌(通常在B柱或发动机舱)标注的生产日期需符合要求——国产车不超过3个月,进口车不超过6个月;轮胎、玻璃的生产日期应早于整车出厂日期(轮胎胎侧有“DOT”标识,最后四位数字代表生产周数)。
3. 核查随车文件:确保合格证、一致性证书、环保清单、三包凭证、保养手册、购车发票等文件齐全,缺一不可,否则会影响后续上牌及质保。
二、深度验车实操
4. 外观360度检查:在光线充足处绕车一周,检查漆面是否有划痕、色差(可用手电筒斜照观察);接缝是否均匀(重点看引擎盖、车门缝隙);底盘是否有托底痕迹(可要求4S店升起底盘查看)。
5. 内饰功能测试:逐项测试所有灯光(包括雾灯、倒车灯、示宽灯)、空调制冷/制热效果(观察出风口是否有异味)、车窗一键升降(是否顺畅)、中控系统(反应速度、屏幕清晰度)。
6. 发动机舱检测:打开发动机舱,检查机油颜色(新机油应清澈呈淡黄色)、冷却液、刹车油液位(需在MAX与MIN之间);查看线路有无异常改装痕迹(如私拉电线)。
7. 轮胎专项检查:确认胎毛是否完整(新轮胎胎毛较长);胎压是否符合标准(可通过胎压监测系统查看,或参考车辆手册);轮毂有无刮伤(尤其是铝合金轮毂)。
8. 底盘暗病排查:要求4S店升起底盘,查看是否有油液渗漏(如机油、冷却液);排气管是否有锈蚀情况(轻微锈蚀属正常,严重锈蚀需警惕);悬挂部件(如减震器、弹簧)是否有变形或裂纹。
9. 路试关键项:试驾时注意方向盘是否跑偏(直线行驶100米,观察方向盘是否自动回正);刹车是否线性(轻踩刹车时车辆应平稳减速,无顿挫或异响);变速箱换挡是否平顺(手动挡换挡是否顺畅,自动挡换挡是否有顿挫感)。
三、手续办理避坑
10. 发票核对技巧:检查发票金额是否与成交价一致;车辆识别代号(VIN码)是否正确(需与车辆铭牌一致);开票日期影响质保起始时间(建议确认开票日期与提车日期一致)。
11. 保险生效时间:临时牌照期间建议购买交强险(即时生效),商业险建议提前1天购买(避免“脱保”风险);确认保险单上的被保险人、车辆信息是否正确。
12. 随车物品清点:确认4S店赠送的随车物品(如千斤顶、三角警示牌、反光背心、原厂脚垫)是否齐全,检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三角警示牌是否完好)。
四、售后保障关键
13. 首保时间确认:记录免费保养次数(通常为12次)、首保里程/时间限制(如5000公里或6个月,以先到为准);确认首保需携带的凭证(如购车发票、保修手册)。
14. 三包条款解读:重点了解退换车条件(如60日内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等);易损件保修期(如灯泡、雨刮器通常为36个月,短于整车保修期)。
15. 建立服务对接:添加售后顾问微信(方便后续咨询);加入品牌车主群(获取其他车主的使用经验);记录4S店400 *** *** (遇到问题可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