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流程与人员确认:婚礼前12天,新人需与主持人、四大金刚(化妆师、摄影师、摄像师、司仪)确认流程细节(如入场方式、誓言内容、仪式环节),并核对婚车数量、路线图(每车一份,标注红绿灯、标志性建筑)及工作人员联系方式(伴郎、伴娘、双方父母、酒店负责人)。与酒店确认桌数、菜单、音响设备(是否自带麦克风)、签到台布置及婚房位置。
2. 物资与物品检查:提前1天将婚礼所需物品分类打包(如新娘的婚纱、婚鞋、首饰、隐形内衣、针线包;新郎的西装、衬衫、领带、皮鞋、备用袜子;共同的红酒、喜糖、红包、誓言卡、交杯酒杯)。特别注意:婚纱/礼服口袋不宜过多(避免藏污纳垢),婚鞋选择舒适款(搭配婚纱且适合长时间行走,建议备一双平底鞋用于换装),首饰提前试戴(确保尺寸合适)。
3. 身体与状态调整:婚礼前1晚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睡前2小时少喝水(减少浮肿);婚礼当天起床后立即吃早餐(如面包、鸡蛋、牛奶,避免空腹),随身携带巧克力、牛肉干等小零食(休息间隙补充能量)。
二、婚礼当天:关键环节注意事项
1. 迎亲环节:仪式与互动平衡
堵门游戏:游戏设计以轻松搞笑为主(如“新郎唱情歌”“伴郎伴娘一起跳双人舞”“回答新娘恋爱史问题”),避免过度刁难(如要求新郎做俯卧撑100个以上),控制时间在20分钟内(避免延误后续流程)。游戏过程中,伴娘需保管好红包(避免丢失),并及时将红包分发给参与游戏的亲友。
敬茶改口:新人向父母敬茶时,需双手端茶(茶杯高度约到胸口),恭恭敬敬地说“爸/妈,请喝茶”;父母接过茶后,需说吉祥话(如“祝你们白头偕老”“以后要好好照顾彼此”),并给新人红包(金额寓意吉祥,如666、888)。敬茶时,新人需面向父母(不要东张西望),表情真诚。
2. 仪式环节:细节与情感兼顾
入场与退场:新人入场时,步伐要慢(新娘用脚尖点地,避免踩到婚纱;新郎跟随其后,保持半步距离),目视前方(不要看地面或摄像师),面带微笑(展现幸福感)。退场时,新人需手牵手(或新郎背新娘),跟随主持人指示有序离开(避免拥挤)。
誓言与交换戒指:新人宣誓时,需真情流露(看着对方的眼睛,说出内心的感受,如“我愿意一辈子照顾你”“谢谢你走进我的生命”),避免背诵台词。交换戒指时,伴郎/伴娘需将戒指递给新人(不要直接放在托盘上),新人需将戒指轻轻戴在对方左手无名指上(动作缓慢,展示戒指),并说“我给你戴上这枚戒指,代表我永远爱你”。
接吻环节:新人接吻时,需自然大方(新郎轻轻抬起新娘的下巴,新娘微微抬头,双方慢慢靠近),不要扭捏(避免出现“假吻”或“过猛”的情况)。接吻时间控制在35秒(足够深情但不夸张),接吻后,新人需微笑面对宾客(展现甜蜜)。
3. 敬酒环节:礼仪与效率并重
敬酒顺序:遵循“先长辈后平辈、先女方后男方”的原则,依次向祖父母、父母、姑姨舅、兄弟姐妹、朋友敬酒。敬酒时,新人需走到宾客面前(不要隔着桌子),举杯齐眉(酒杯高度与对方杯子持平),说吉祥话(如“感谢您来参加我们的婚礼”“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饮酒时不要一饮而尽(尤其是白酒,小酌一口即可)。
时间控制:敬酒时间需合理安排(如18:0020:00),避免过晚(影响宾客休息)。敬酒过程中,新人需轮流敬酒(如新郎敬长辈,新娘敬平辈),不要同时离开(避免现场无人招呼)。
4. 其他细节:避免疏漏
手机管理:婚礼前将手机调至静音或关机(避免 *** 响起影响仪式),交给专人保管(如伴郎或伴娘),避免频繁接打 *** (分散注意力)。
仪态保持:婚礼当天需时刻注意仪态(抬头挺胸、收腹夹臀、挺直腰背),不要含胸驼背(影响形象);微笑要自然(不要强颜欢笑),避免出现“假笑”或“面无表情”的情况。
突发状况应对:提前与主持人、工作人员沟通突发状况的处理方式(如天气变化、设备故障、宾客迟到)。例如,若遇下雨,需准备雨伞(为宾客和新人遮挡);若设备故障,需备用设备(如备用麦克风、电池)。
三、婚礼当天:禁忌与避讳
1. 行为禁忌:新娘不可穿有口袋的婚纱(寓意带走娘家财运);不可食用喜饼(喜饼是分享喜悦的,新人当天不能吃);不可踩门槛(传统认为踩门槛不吉利);不可踩新郎的鞋子(寓意“羞夫”)。
2. 人群禁忌:姑嫂不宜参与送亲(谐音“散”,不吉利);孕妇、戴孝者、家中有白事者不宜参与新房参观或个别仪式环节(避免带来晦气);婚车路线需避开医院、殡仪馆等场所(避免不吉利)。
3. 时间禁忌:婚礼时间需避开农历三月、六月、七月(传统认为这几个月份不适合结婚);避开“六月妻”(六月结婚,婚后丈夫容易出轨);避开“半月妻”(农历五月结婚,婚后容易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