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子孙桶(聚喜宝盆):传统嫁妆核心物品,需用大红布包裹。桶内放置红花生、红枣、桂圆、五个红鸭蛋、爆米花、一捆筷子、一包卫生纸、柏树枝(寓意“早生贵子、多子多福”);另一桶放满米,上面摆放红枣、桂圆,两桶表面均贴红喜字并扎柏树枝。出嫁时由男童提着,男方接过象征接纳新娘。
2. 压箱钱:放入陪嫁箱(红箱子)的私房钱,金额根据家庭经济情况而定,寓意父母给女儿的“生活保障”,让其在婆家有经济底气。
3. 红箱与化妆箱:红箱用于装压箱钱、陪嫁衣物、首饰等,是嫁妆的“收纳核心”;化妆箱需配备圆镜子、梳子(镜子寓意“圆满”,梳子象征“结发夫妻”),用于新娘出嫁前的妆发整理。
二、服饰与首饰类
1. 新娘礼服套装:根据婚礼形式准备,通常包括中式裙褂(出门迎亲、仪式环节)、主婚纱(仪式 *** )、敬酒服(婚宴环节);若为纯西式婚礼,可简化为婚纱+敬酒礼服。材质优先选舒适易活动的面料(如缎面、蕾丝)。
2. 鞋子与回门服:新娘鞋需准备中式婚鞋(红色绣花鞋,寓意“偕老”)、仪式鞋(高跟鞋或平底鞋,根据婚礼环节调整);回门服为婚后第三天回娘家穿,建议选喜庆的连衣裙或套装。
3. 首饰:包括三金/五金(金项链、金手镯、金戒指,部分地区有“传家”寓意)、银饰(银镯、银锁,象征“平安”),以及父母为女儿定制的专属首饰(如刻有名字的项链)。首饰既是装饰,也是父母对女儿的祝福。
三、家居与生活用品
1. 床上用品:按家乡习俗准备“几铺几盖”(常见410套),核心是红色百子被(寓意“多子多福”)、龙凤被(象征“夫妻恩爱”);搭配垫被(羽绒、羊毛、蚕丝等材质,适应季节变化)、盖被、枕头(双人枕+普通枕)、铺床用红色床品(如床单、被套)。建议选柔软舒适的面料,兼顾实用性与美观。
2. 生活与厨房用具:
基础生活用品:拖鞋(男女各一双,新娘款可选绣花拖鞋)、睡衣(男女各一套,选宽松舒适的款式)、袜子(男女各一双)、内衣裤(男女各一套)、牙刷牙杯(2个)、牙膏(1支)、沐浴露洗发水(小包装,方便携带)、毛巾(2条)、浴巾(2条)、化妆棉、粉扑等,均需成双,寓意“好事成双”。
厨房用具:若男方家缺少,可准备电饭煲、高压锅、蒸锅、铁锅、餐具(筷、碗、调羹、餐盘)、热水瓶(2个)、挂烫机等,实用且能减轻新人婚后负担。部分地区会将厨房用具用红布包裹,贴红喜字。
3. 家电:根据新家需求选择,常见大家电(冰箱、电视、空调、洗衣机)(若男方全款买房,女方常负责家电);小家电(电饭煲、豆浆机、电烤箱、吹风机)(提升生活便利性)。建议选品牌产品,质量更有保障。
四、风俗与实用杂物
1. 喜字与气球:用于布置婚房,如喜字(贴在衣柜、床头、窗户)、气球(红色或粉色,营造喜庆氛围)。可选择卡通造型或传统图案,增加婚礼仪式感。
2. 堵门道具:用于“堵门游戏”,如红包(塞给伴郎伴娘)、红线(绑在手上,象征“缘分”)、唇印卡(让伴郎涂口红,增加趣味性)。道具需根据游戏环节准备,活跃现场气氛。
3. 敬茶与糖盒:敬茶壶+杯(2套,用于向公婆敬茶,体现孝道)、喜糖盒(装喜糖,分发给宾客,传递喜悦)。敬茶杯建议选陶瓷材质,刻有“囍”字,更具仪式感。
4. 红包:需准备多种红包,如贡官礼(给婚礼工作人员)、扛夫礼(给抬嫁妆的人)、车夫礼(给开车的人)、伴娘礼(感谢伴娘帮忙)、小孩红包(给前来道贺的小朋友)。金额根据当地习俗和家庭经济情况而定,一般选吉利数字(如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