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标志着夏季正式开始,此时“万物至此皆长大”(《礼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逸周书·时讯解》),天地间呈现“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的过渡景象。古代文人常借立夏抒发对季节更迭的感慨——既有对春去的惜别,也有对夏来的接纳,更有对时光流逝的怅惘。
二、经典立夏古诗词选析
1.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诗的首联“改序念芳辰”直接点出立夏时节的转换,“烦襟倦日永”写出夏日昼长的慵懒;颔联“夏木已成阴”以树木成荫的实景,呼应春天的离去;尾联“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则由景入情,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流逝时光的珍惜。
2. 《立夏》(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首联以“赤帜插城扉”喻夏天的到来(赤帝主夏),“东君整驾归”喻春天离去,拟人化的描写充满画面感;颔联“泥新巢燕闹”写燕子筑巢的生机,“花尽蜜蜂稀”写春花的凋零,对比中突出季节的转换;颈联“槐柳阴初密”写夏木成荫,“帘栊暑尚微”写暑气未浓,细腻刻画初夏的特点;尾联“试单衣”则以日常细节收束,自然亲切。
3. 《幽居初夏》(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之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首联“湖山胜处”“槐树阴中”勾勒出幽居的环境;颔联“水满观下鹭”“草深鸣蛙”以动衬静,写出夏日的生机与闲适;颈联“箨龙(笋)过头番”“木笔(辛夷)开之一花”写初夏植物的生长状态,细节生动;尾联“叹息老来交旧尽”则由景生情,流露老来孤独的怅惘。
4.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宋·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首联“归来泉石国”写归隐后的生活环境,“日月共溪翁”写与自然为伴的闲适;颔联“夏气重渊底”写夏天的气息潜藏于深渊,“春光万象中”写春天的痕迹仍留存于万物,新旧交替的感慨蕴含其中;颈联“穷吟到云黑”写吟诗的专注,“淡饮胜裙红”写淡泊的生活态度;尾联“解愠风”(能消除烦恼的风)则以典故收束,表达对清凉夏日的喜爱。
5. 《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首联“梅子留酸”写初夏水果的味道,“芭蕉分绿”写芭蕉叶的翠绿映照窗纱,视觉与味觉结合,生动具体;颔联“日长睡起”写夏日昼长的慵懒,“闲看儿童捉柳花”以儿童嬉戏的场景,反衬诗人的闲适,充满生活情趣。
6. 《初夏曲》其二(唐·刘禹锡)
时节过繁华,阴阴千万家。巢禽命子戏,园果坠枝斜。
寂寞孤飞蝶,窥丛觅晚花。
首联“时节过繁华”写春天繁华已过,“阴阴千万家”写夏天绿荫遍布;颔联“巢禽命子戏”写禽鸟养育幼雏的生机,“园果坠枝斜”写果实成熟的景象;颈联“寂寞孤飞蝶”以蝴蝶寻觅晚花的细节,烘托初夏的静谧,隐含对春去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