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端午 吃什么

admin

一、粽子:端午节的“灵魂美食”

粽子是端午节更具代表性的食物,南北口味差异显著。北方粽子以甜味为主,常用豆沙、红枣、蜜饯等为馅料,部分地区会撒糖食用,口感香甜软糯;南方粽子则以咸味著称,馅料包括五花肉、咸蛋黄、香菇、蚝干等,广式粽子(如裹蒸粽)用箬叶包裹,蒸熟后油润鲜香。 *** 时需注意粽叶焯水去涩、糯米压紧防夹生、火候充足(煮23小时),确保粽子软糯入味。

二、五黄/五毒饼:驱邪祈福的传统食俗

舌尖上的端午 吃什么

江浙一带有“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雄黄酒(或黄酒),寓意驱邪避暑、保佑家人健康。其中黄鳝肉质细嫩,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的说法;而北方则有“五毒饼”,在酥皮上印蝎子、蜘蛛、蜈蚣等五种毒虫图案,寓意“吃掉五毒”,祈福消灾。

三、地方特色:各地的端午专属味道

打糕(吉林延边):用糯米饭与艾蒿混合,经木槌反复捶打制成,切成小方块后可蘸黄豆面、白糖或油炸,筋道有嚼劲,象征“打高分”的美好祝愿。

绿豆糕(安徽铜陵、武汉):选用绿豆反复淘洗去腥,煮熟晾晒后磨粉,加入熟面粉、麦芽糖浆等压制而成,甜而不腻、清香扑鼻,具有清热消暑的功效。

甜醅子(甘肃兰州):用莜麦发酵制成,酸中带甜、微醺回甘,是兰州人端午的“必备饮品”,象征农耕丰收的喜悦。

龙船饭(广东):用糯米、腊肉丁、虾米、香菇等炒制而成,装在大碗中,是赛龙舟时犒劳划手的传统美食,寓意“有力气、有福气”。

煎堆(福建泉州、晋江):用糯米粉、糖、花生碎等制成糊状,煎至金黄酥脆,形状圆润,传说“补天”祈求雨停,口感外酥里糯。

四、其他常见:伴随端午的记忆

咸鸭蛋/茶叶蛋:煮熟后敲裂蛋壳,蛋白如玉、蛋黄流油,是南北通吃的端午小食,部分地区会将蛋涂红装网袋,挂于孩子脖颈,寓意平安顺遂。

大蒜蛋(河南、浙江):将大蒜与鸡蛋同煮,有的加艾叶,早餐食用,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臊子面(陕西):面条细长筋道,臊子(肉末、蔬菜)鲜香,汤汁油光红润,是陕西端午的传统面食,寓意“长长久久”。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