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庆典:多地举办特色活动,如广西南宁民歌湖主会场的“四季村歌”歌队表演、“有得花”鲜花市集、“有得耍”科技潮玩市集、“有得吃”东南亚风情水上市集;玉林鹏垌村的竹竿迎客舞、非遗手工艺(手工香囊、版画、漆扇)体验;江西会昌洞头畲族村的“九龙九凤”祈福巡游;贵州黔西南陂鼐古寨的美食与非遗展演;云南师宗古寨的“篝火狂欢夜”“泼水祈新福”;湖北阳新富池庙会的“抢彩球”(红球寓意添丁、黄球寓意得财、蓝球寓意平安)。
民族特色活动:壮族“歌圩节”保留对歌传统,青年男女以歌传情,还有碰红鸡蛋、抛绣球等互动;瑶族“干巴节”有跳铜鼓舞等习俗;侗族“花炮节”以抢花炮为核心,搭配斗牛、斗鸟等活动;黎族“迎春节”男女青年在五指山上唱歌跳舞、互赠礼物。
饮食文化体验:传统美食成为节日亮点,如壮族五色糯米饭(用枫叶、红蓝草等植物染成黑、红、黄、紫、白五色,寓意五谷丰登)、荠菜煮鸡蛋(“三月三,荠菜当灵丹”,寓意防头疼脑热)、艾草粑粑(新鲜艾草捣汁和糯米粉揉制,裹花生芝麻馅,驱寒祛湿)、五彩饺子(用菠菜、南瓜、红心火龙果等蔬菜汁和面,寓意生活多彩)。
2025年三月三的讲究
饮食讲究:遵循“吃1宝/3样”的传统,必选荠菜煮鸡蛋(春季护生、防疾)、五色糯米饭(祈求丰收)、艾草粑粑(应季养生),部分地区还有五彩饺子(纳吉添彩),这些食物不仅美味,更承载着祛病消灾、祈福安康的美好寓意。
活动讲究:重点参与“做1/2件事”——踏青接阳气(古时“祓禊”习俗的演变,春日出门走走、放风筝,折柳环戴头上防头疼)、祭轩辕帝(北方“三月三,轩辕生”的传统,祭拜人文初祖,表达对先祖的崇敬与感恩),这些活动既顺应时节,又传承了文化。
禁忌讲究:需注意“忌1/3事”——天黑莫往水边走(春寒料峭,晚上水边湿气重易着凉,尤其要照看好小孩)、忌乱动祭品(祭祀的祭品需保持敬畏,不可碰触,体现对先人的尊重)、忌说不吉利话(节日喜庆,避免“病”“死”等晦气词,多说吉祥话凝聚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