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文书准备:婚书(日子书)
婚书(又称“日子书”“迎亲帖”)是送日子的核心凭证,需用毛笔正楷书写在红色或其他喜庆颜色的纸张上,内容需详尽且准确。传统格式包括:男女双方姓名、生辰八字(坤命×相×月×日×时生人)、选定的结婚吉日及具体时辰、新娘上下轿方向、婚礼仪式流程安排(如开面、梳妆、迎亲等)等关键信息。书写时需避免涂改,以体现庄重性。
二、聘礼准备: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聘礼是男方对女方家庭的尊重与诚意表达,具体内容因地域习俗而异,常见项目包括:
金饰:传统“三金”(金项链、金耳环、金戒指)或“五金”(增加金手镯、金吊坠),象征对女方的珍视,需选择品质上乘的金饰;
四色糖:冬瓜糖、冰糖、糖果、桔饼(或酥糖、乳糖、水果糖等组合),寓意新婚生活甜蜜,需准备双数礼盒;
烟酒茶:选知名品牌(数量为双数,如4条、6条,需比婚礼用烟更高级);白酒选品质上乘的品类(至少2瓶);茶叶选上等罐装或茶砖(适合女方长辈,体现用心);
糕点:传统中式糕点(如绿豆糕、桂花糕)或新式西饼礼盒(双数包装),寓意幸福美满;
礼金:包括聘金、酒席礼、媒人礼等,数额需根据双方家庭经济状况及当地习俗协商,用红纸/红包包裹,包装喜庆。
三、人员安排:正式与庄重
带队者:需由男方长辈(如父亲、叔伯)带队,代表家庭对婚事的重视,长辈需具备良好仪态与沟通能力;
新郎参与:新郎需一同前往,既是责任体现,也可与女方家庭直接沟通婚礼细节;
随行人员:可选择家族中品行端正、仪表堂堂的亲属,人数建议为双数(如2人、4人、6人),寓意“好事成双”;
媒人陪同:若为相亲或经媒人介绍认识,需带媒人同行,协助双方沟通协商,解决可能的争议。
四、时间选择:吉利与时效兼顾
流程时间:需提前36个月告知女方(部分地区需提前40100天),以便女方准备嫁妆、安排婚礼事宜;
当日时间:选择周末上午(多数家庭有空),且需为双日(如二月二、四月八、六月六等),传统认为双日象征“好事成双”,避开农历初一、十五(敬神拜佛日)及清明节、中元节等祭祀节日。
五、女方回礼准备:礼仪与互动
女方收到礼物后,需准备回礼以示感谢,常见项目包括:
新郎衣物:新郎西装、领带、皮鞋(成双成对),体现对男方的重视;
甜茶与点心:预备甜茶(桂圆红枣茶)、甜汤圆、中式点心(如绿豆糕),让男方人员品尝,寓意“甜甜蜜蜜”;
回礼礼品:给男方亲友准备水果(1箱,数量根据亲友人数调整)、糕点(双数礼盒),传递报喜之意;
媒人礼:少量现金或礼品(如茶叶、烟酒),感谢媒人的撮合。
六、注意事项:细节显诚意
尊重习俗:提前了解双方家庭及当地婚俗(如部分地区要求用红包袱包礼品、插柏枝),避免触犯忌讳;
礼品包装:所有礼品需用红色或其他喜庆颜色的包装,插柏枝(寓意“长命百岁”),提升仪式感;
沟通态度:双方家庭需秉持“相互理解、尊重”的原则,协商婚礼细节(如迎亲方式、嫁妆安排),避免争执;
人员形象:送日子人员需穿着得体、举止文明,展现家庭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