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优先选择 韦特系(RiderWaiteSmith) 或高度遵循其体系的牌
韦特系是目前全球普及度更高的塔罗牌体系,其更大的优势是图案细节丰富且符合传统象征逻辑——小牌(56张数字牌+宫廷牌)均设计有人物互动场景(如“圣杯二”是两个人共举杯子、“战车”上有驾驭狮鹫的人物),即使没有专业背景,也能通过画面直观联想到牌意。市面上90%以上的塔罗书籍、线上课程(如《塔罗葵花宝典》《其实你已经很塔罗的了》)均以韦特体系为基础讲解,学习资源丰富,能有效避免因牌义差异导致的困惑。
2. 避免“颜值至上”,警惕 象征混乱的艺术化设计
很多新手容易被“华丽画风”“独特主题”吸引,但需注意:塔罗牌的图案必须服务于象征意义。部分现代塔罗牌(如某些“吸血鬼塔罗”“梦境塔罗”)为追求视觉冲击,会改动关键符号(如将“高塔”画成彩虹桥、“死神”画成温柔的天使),这会模糊传统牌意的边界,新手学起来容易跑偏。建议新手选择经典版本或高度还原韦特体系的牌(如“经典韦特”“辐射韦特”“普遍韦特”),待具备一定基础后再尝试艺术化设计。
3. 关注 易用性 :小牌是否有具体图案,是否适合新手理解
小牌是塔罗牌的基础,初学者应优先选择小牌带有具体人物/场景的牌组(如韦特系的“圣杯一”画有三个女子围绕圣杯、“星星”画有裸体女子站在水池边)。这类牌的画面能直接传递情绪和情节,帮助新手通过联想记忆牌意(如“战车”的进取、“隐士”的孤独)。避免选择“扑克牌式”小牌(如仅画杯子、等单一物品),这类牌缺乏故事性,会增加记忆难度。
4. 重视 使用体验 :尺寸、材质与手感
塔罗牌的使用体验直接影响练习积极性,需注意以下几点:
尺寸适中:一般选择78厘米宽、1214厘米长的牌(如标准韦特牌),太小不易看清图案,太大不便洗牌和携带;
材质舒适:纸质需厚实但不僵硬(如荷兰白卡或进口艺术纸),边缘光滑无毛刺(避免洗牌时划伤手指);
手感顺滑:牌面不宜过滑(如哑光处理较好),防止洗牌时飞牌;也不宜过糙(避免长期使用后边角磨损)。
5. 理性看待 “缘分” :易用性>直觉
网上常有人说“让牌选择你”“凭眼缘选牌”,但对新手而言,“易用性”才是之一准则。若仅因“喜欢图案”选了一副艺术性强但解读困难的牌(如《吸血鬼塔罗》),可能会因无法理解牌意而失去兴趣。建议新手先通过正规渠道(如塔罗书店、靠谱电商)试看牌面,优先选择“看起来舒服、能看懂大致图案”的牌,而非单纯追求“一眼心动”。
6. 选择 正版牌 :避免盗版的质量与解读风险
盗版塔罗牌通常存在以下问题:印刷模糊(色彩偏差大,图案细节丢失)、顺序混乱(牌未按传统排列,如小牌顺序错乱)、缺牌(缺少宫廷牌或某组牌)。这些问题会导致:① 解读时因图案不清产生误解(如“月亮”牌的模糊图案可能被误读为“太阳”);② 影响使用体验(如洗牌时牌易散落)。正版牌通常有清晰的出版社信息(如U.S. Games、Lo Scarabeo)、版权页及防伪标识,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如塔罗品牌官网、授权书店)。
7. 不必过度追求高价,从 平价经典 开始
塔罗牌的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但价格与“好用程度”无直接关联。新手只需选择平价经典款(如“经典韦特”平价版,约50150元),就能满足练习需求。待技术成熟(如能独立解读牌阵、为他人占卜)后,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升级(如选择“辐射韦特”的精装版、“猫头鹰塔罗”的艺术版)。
提示:塔罗牌的核心是“工具”,真正的解读能力来自你对牌意的理解、对直觉的培养以及对生活的感悟。选对之一副牌,能让你更轻松地进入塔罗的世界,但更重要的是持续练习与反思——毕竟,“会用牌”的人,比“有好牌”的人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