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根蓍草占卜 蓍草占卜 *** 及解卦

admin

蓍草占卜是中国古代最正统的易经占卜 *** ,又称“大衍筮法”,源自《周易·系辞传》“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的记载。其核心逻辑是通过分揲蓍草的数学操作,模拟宇宙阴阳演化规律(太极生两仪、四象生八卦),最终生成卦象以预测吉凶。

二、蓍草占卜的具体操作步骤

1. 前期准备

49根蓍草占卜 蓍草占卜方法及解卦

工具:传统用50根蓍草(象征“大衍之数”),现代可用竹签、木筷等均匀细长物品替代;需提前净手、静心,避免外界干扰。

环境:选择安静、无干扰的空间(如书房),保持心境澄明;占卜前需明确具体问题(如“某项目是否可行”),忌模糊或戏谑。

2. “四营十八变”:生成一爻的过程

每卦需经过六次“三变”(共十八变)得六爻,自下而上排列。以下为“之一爻(初爻)”的详细步骤:

之一变(分二、挂一、揲四、归奇):

① 将49根蓍草随机分为左右两堆(象征“太极生两仪”,天地初分);

② 从右堆取1根,夹于左手无名指与小指间(象征“人”参与天地变化,天地人三才具足);

③ 分别对左右两堆以4根为一组计数,记录余数(左余数C、右余数D,均为14根);

④ 将左右余数与挂一的1根合并,置于案上(此数必为5或9);

⑤ 剩余蓍草数=491(C+D)=44或40(为第二变的操作基数)。

第二变(重复“分二、挂一、揲四、归奇”):

用剩余蓍草(44或40)再次分两堆,取右堆1根挂于左手,左右以4分组计数,合并余数与挂一(此数必为4或8);剩余蓍草数=44或401(余数和)=40、36或32(为第三变的操作基数)。

第三变(重复“分二、挂一、揲四、归奇”):

用剩余蓍草(40、36或32)再次分两堆,取右堆1根挂于左手,左右以4分组计数,合并余数与挂一(此数必为4或8);剩余蓍草数=36或321(余数和)=36、32、28或24。

确定爻象:

将第三变后的剩余蓍草数除以4,得6、7、8、9四个结果:

6(余数4):老阴(⚋),为“变爻”(象征阴极阳生);

7(余数1):少阳(⚊),为“静爻”(象征阳之始);

8(余数2):少阴(⚋),为“静爻”(象征阴之始);

9(余数3):老阳(⚊),为“变爻”(象征阳极阴生)。

3. 完成六爻:生成本卦

重复上述“三变”步骤五次,依次得到二爻至六爻(均自下而上排列)。最终形成的卦象称为本卦(反映当前现状)。

三、变爻与变卦的生成

变爻规则:老阴(6)变为阳爻(⚊),老阳(9)变为阴爻(⚋);少阴(8)、少阳(7)保持不变。

变卦生成:将本卦中的变爻转化后,形成新的卦象,称为变卦(反映事物发展趋势)。

四、蓍草占卜的解卦 ***

解卦需结合本卦、变卦、爻辞三者综合判断,核心原则如下:

1. 动爻优先:以变爻爻辞为核心

一爻动:以该变爻的爻辞为主要依据,参考本卦与变卦的卦辞(如本卦为《乾》,初爻动则看《乾·初九》“潜龙勿用”)。

两爻动:以上爻(靠近上卦的动爻)为主,下爻为辅;若两爻皆吉则吉,皆凶则凶,一吉一凶则需权衡轻重。

三爻动:以本卦的卦辞与变卦的卦辞综合判断,侧重中间爻(如本卦为《坤》,二爻动则结合《坤·六二》“直方大”与变卦《艮》的卦辞)。

四爻动:以变卦的二不变爻(即变卦中未动的第二爻)为主,本卦的四爻为辅。

五爻动:以变卦的不变爻(即变卦中未动的爻)为主,本卦的五爻为辅。

六爻全动:乾坤二卦参考“用九”(乾卦)、“用六”(坤卦)的爻辞;其余卦以变卦的卦辞为主。

无爻动:直接以本卦的卦辞与卦象解读(如本卦为《屯》,则看《屯·卦辞》“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

2. 卦象辅助:结合阴阳变化判断

本卦反映当前状态(如《未济》卦象征“事未成”),变卦反映发展趋势(如《晋》卦象征“光明到来”);

观察变爻的阴阳属性(老阴变阳、老阳变阴),判断事物发展的转折点(如老阴变阳表示困境即将突破)。

五、蓍草占卜的注意事项

心诚则灵:占卜前需摒弃杂念,专注于问题本身,避免情绪波动影响结果。

一事一问:同一问题短期内(建议间隔7天以上)勿重复占卜,否则卦象易失真。

理性对待:卦象仅为决策参考,需结合现实情况(如市场环境、个人能力)综合判断,不可完全依赖。

三不占:遵循“不诚不占、不义不占、不疑不占”的原则(如涉及违背道德的问题不宜占卜)。

你可能想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