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节与中秋节合并放假,具体安排为:10月1日(周三)至8日(周三)放假调休,共8天。9月28日(周日)、10月11日(周六)上班。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需妥善安排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
国庆节演变历史
1. “国庆”一词的起源
“国庆”一词最早见于西晋文学家陆机的《五等诸侯论》,文中提到“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当时“国庆”指国家喜庆之事(如帝王登基、诞辰等)。
2. 古代“国庆”的含义
在中国封建时代,“国庆”的核心是帝王的登基、诞辰(如清朝称皇帝生日为“万岁节”),是国家层面的重大庆典。
3. 现代国庆节的确立
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明确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纪念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时刻。
4. 庆祝形式的历史变迁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国庆均举行大型庆典活动(如阅兵、群众 *** ),其中1949年至1959年共举行11次国庆阅兵。
19601970年:为贯彻“勤俭建国”方针,取消阅兵,改为在天安门前举行盛大 *** 和群众 *** 。
19711983年:北京以大型游园联欢活动等形式庆祝国庆,未进行群众 *** 。
1984年(国庆35周年):恢复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 *** ,此后直至1999年,多以其他形式庆祝(如联欢晚会、文艺演出)。
1999年(国庆50周年):举行20世纪最后一次盛大国庆庆典,包含阅兵和群众 *** ,成为标志性事件。
5. 假期制度的调整
1999年起,国庆节纳入中国大陆“黄金周”假期,法定休3天,通过调休形成7天长假(如2024年为10月1日至7日);2025年因与中秋节合并,延长至8天。